N本报记者 李建芳
核心提示:随着本学期过半,榕城各中学由学校自行命题的半期考成绩也陆续公布,有的学校还公布了班级名次、年段排位。然而,这次半期考,却给新初一/高一的学生们一记“当头棒喝”!他们中的不少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成绩怎么比小学/初中下降了很多。为什么一到初中/高中,考试就这么难?甚至有学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还能行吗?
本报今日推出“初一/高一半期考质量分析”特别报道,通过个案点评和名师讲解,希望能部分还原初一/高一半期考的情况,帮助初一/高一没有考好的学生重树信心,并为下阶段的学习找到方向。
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大考,学生成绩如何?是否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反映出哪些问题?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下,从今年起,福州市中考首次对物理、化学两科目按一定比例的奖励分(物理20分、化学10分)计入中考总分,那么,理化加分有没有提升这一届高一学生的理化成绩?
随着各中学高一学生的半期考成绩和名次陆续公布,很多高一学生和家长都在关心这些话题。在采访各方人士的基础上,本报重点采集了福州两所达标高中关于本次半期考的质量分析,希望借此反映福州城区高一学生的半期考总体概况。
【案例】
考进重点高中但还没进入学习状态
11月11日,在一所一级达标校读高一的学生小龙(化名),回家大喊:“伤不起!伤不起!”就在这天,各科老师都公布了半期考成绩,小龙原本以为可以拿得出手的数理化三科,考得并不理想。数学满分150分,他考了110多分,物理和化学满分100分,他也才刚过及格线,比班上的平均分多一点点。
这样的成绩,令初中阶段一直班里数理化尖子生的小龙感到很失落。但在小龙妈妈的眼里,考出这样的成绩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小龙自从上了高中后,“完全不在学习状态”。
小龙妈妈告诉记者,上高中后,小龙对高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到很新鲜,学校又有很多社团活动和体育锻炼。小龙傍晚放学回来,经常“全身湿漉漉的”——又是打了一个下午的球。在温书假期间,他也整天抱着手机看小说,没心思复习功课。
好在这次半期考给了小龙一个“下马威”,小龙妈妈告诉记者,前两天小龙回到家,她招呼儿子吃晚饭,儿子说“我得好好整理整理书桌了”。整理的不仅是书桌,还有小龙的心思。看来小龙从这次半期考的失败中有所领悟,准备收心学习了。
【样本校】
甲校:省一级达标校
采集人数:654人(部分班级未列入统计)
半期考各科平均分分别为:语文107.3分,数学119分,英语116分,物理69.2分,化学77.1分。
语文科考试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成绩较正常。模块成绩达到学校要求,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①实验班与平行班相比优势不够明显;②对于读书的题目,学生花的时间显然不足,A卷(模块考试)取得满分的人数比往年要少得多;③作文在审题、选材和表述方面的能力还相当不够。
数学科考试结果分析:学生们大都能较好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发现了部分数学尖子生。存在的问题:①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没形成;②部分学生审题、计算能力较弱;③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课外缺少必要的数学训练;④学生开始分化,出现部分学习后进生。
英语科考试结果分析:试卷总分150分,出题的预期目标是年段平均分在110分左右,实际平均分为113分,实验班平均分为126分。得分率最低的是阅读题,很多同学把阅读题称作此次考试的“重灾区”,尽管阅读题难度较大,但反映出学生平时对阅读作业不重视与偷懒。很多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不重视平时的预习复习,靠“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来学习。
物理科考试结果分析:考试难度中等。考试成绩处在预料之中,学生失分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学的知识部分。考试结果反映出不少学生还习惯于初中的思维方式,不习惯分析题意、作图、有理有据地分析物理原理,想套用公式和结论的不乏人在,因此对于多过程问题就显得思维混乱或无思绪。
化学科考试结果分析:试卷难度7∶2∶1,区分度较好。整个年级不及格人数达69人,从学生提交的半期考反思来看,学习习惯差,存在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对有些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重视化学,认为化学是副科;不重视复习;对一些化学的抽象内容,信心不足导致不想读。
乙校:省三级达标校
采集人数:360多人(全年段统计)
半期考总体情况:8门学科都以及格率达到60%的预期目标来命题,但语文、物理、化学三科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暴露出学生在这三门学科存在普遍的薄弱点。
语文:平均分85.95分,及格率30.98%,优秀率0%。
数学:平均分98.09分,及格率63.56%,优秀率21.64%。
英语:平均分94.25分,及格率61.1%,优秀率4.93%。
物理:平均分59.34分,及格率45.38%,优秀率10.6%。
化学:平均分55.54分,及格率40.98%,优秀率6.28%。
政治:平均分71.23分,及格率64.67%,优秀率7.61%。
历史:平均分62.93分,及格率64.67%,优秀率7.61%。
地理:平均分65.28分,及格率63.59%,优秀率14.4%。
【分析】
中考“理化加分” 成绩提升不明显
“从半期考成绩来看,中考首次理化加分,对高一学生理化能力素质的提升并不明显。”师大附中校长助理王焕蒲告诉记者,这可能是公布政策较晚、分值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由于前几年物理和化学都以等级制记成绩,学生只需达到B等级即可达到省一级达标校录取条件,导致初中学生忽视理化的现象出现。到了高中,理化难度陡然加大,学生普遍不适应。
闽江学院附中副校长王则彬也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化加分没有对学生产生明显的改变,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理化加分的效果才能开始显现,而且需要继续出台政策,加大理化在中考总分所占的分值。
中考成绩有水分
在某三级达标校,记者发现这样一组数据,在高一年段的两个重点班,年段前10名、前30名、前50名、前80名、前100名的人数,与中考成绩相比,人数纷纷减少;而在普通班里,这些人数都纷纷上升。该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数据对比,说明中考成绩有一定的水分,学生千万不能躺在中考功劳簿上“睡大觉”。
据了解,这样的现象在高中还挺常见,因此有的学校特地实行重点班学生的动态管理,或者到了高二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临时抱佛脚”不管用
王焕蒲说,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内容,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学生仍然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来应付高中的学习,肯定要吃苦头。
福州二中高一年段段长魏生荣说,初中侧重于基础性知识,而高中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否则就会跟不上。
“这次的半期考就给学生敲响警钟,谁偷懒谁遭殃,想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应对半期考,根本不起作用。”王则彬认为,到了高中,学生必须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生不宜自己过早“文理分科”
“少数学生在高一时就给自己分好了文理科,在上课时有所侧重。”魏生荣告诉记者,比如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以后肯定要读理科,对文科学科就不重视,上课也不认真听,忙着复习理科学科。
魏老师说,学生提早给自己分文理科的坏处是,高一学生还没有很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是凭感觉或是随大流选文理科,如果到了高二才发现自己不合适原先定的方向,反而得不偿失。
【对策】
一次失利不必灰心
“进入高中后,与初中的学习状态完全不同,一次半期考的失利,也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王则彬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鼓励学生不要丧失信心,相信自己只要下阶段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业肯定能有大的提升。
王焕蒲则表示,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要用初中的评价标准来看待高中成绩,否则无谓地增加学生的压力。
学会高中的学习方法
王焕蒲表示,对学生而言,要尽快学会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一是要加强预习与复习,预习是对听课重点、难点有所了解,复习则是一种巩固。二是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能积压,要及时清理自己的难点和重点知识模块。三是要找老师、找同学,及时得到帮助,包括对学习方法的建议。
高中老师加强学法指导
针对老师这部分,王焕蒲还建议说,高一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针对初高中衔接的问题,适当降低课堂难度,放缓节奏,以让学生能跟得上。针对高一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高一老师应加强复习巩固,加强学法指导,并对不同困难的学生进行更具体和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