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
核心提示:教育部网站日前公布的一份文件规定指出,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在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如:各地要根据地方城乡建设需求,在城市社区及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积极设立地方项目。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在所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聘用高校毕业生,完善并落实协议签订、户籍管理、待遇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政策。
通知指出,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要继续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建立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相关新闻
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
N中新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试点高校应向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
教育部在通知中强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此外,教育部还明确由试点高校自主负责学校考核等各项管理工作,确保有关考试安全和良好的考风考纪。部分试点高校将继续探索完善自主考核中的笔试部分联考。
功利教育毁千秋
本期主持 谢秋莲
“高校专业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60%将减招甚至停招”,教育部规定一出,网络舆论一片反对声,其中多数反对者认为,现在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本来就有水分,如果实行这种规定,只会“逼”高校变本加厉地造假就业率,规定将成废纸一张。
其实,将专业退出机制与就业率直接挂钩背后潜在的功利性教育理念才是更为可怕的。用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的逻辑,是不是我们以后要取消历史、取消中文、取消数学、取消哲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政策大多居于这样一种悖谬的认识: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工作,教育是为市场服务的。于是乎中国教育不管分类几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际上只有一种教育——职业教育。于是连大学名校校长也提出大学应该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提出大学要加强培养更多高就业率的蓝领。事实证明,不顾教育本质,一窝蜂地跟随市场设置专业只会导致一个个专业的异化,陷入高就业、扩招、就业停滞的恶性循环。
文化学者姚国华曾说过,大学的本意,是全社会最具活力的智慧共同体,是探讨学问和启发灵感的地方,是培养健全人格、建构理性根基的地方。是的,只有这样的大学,才能产生引领社会健康前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