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0版:福州新闻·影像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后的福剪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的福剪
从清末开始,福州横屿村就被称为“剪刀之乡”;而现在,村里仅存的两家剪刀作坊也可能消失于城市的改造中
作坊的工人说虽,然每天照常工作但,也许某天就要搬迁了
郑德官是﹃郑兴利剪刀铺﹄的第三代传人,如今福州只剩﹃郑兴利﹄一家剪刀老字号
做剪刀用的是一种“夹钢”材料,钢在里面,要把这块钢不偏不倚地打在刀刃上,剪刀钝了,磨后还能再用
陈学官夫妻守着这个小作坊30多年,一直不愿放弃爷爷的老行当
 

N本报记者 苏燕梅黄孔瑜 文/图

本报讯 福州鼓山镇横屿村,从清末开始,就被称为“剪刀之乡”。最多时,全村有50多户人家从事剪刀制作。前四五年,村里还有十多户人家在做剪刀。而今年,村里只剩下两三户人家坚持剪刀的制作。“福剪”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百年沧桑福剪只剩一家

如今,福州城内,制作“福剪”的老字号只剩“郑兴利”一家,虽然经历百年沧桑,却依然保持着蓬勃生机。今年82岁的郑德官,是“郑兴利剪刀铺”的第三代传人,人称“剪刀状元”。说到“郑兴利”剪刀,许多老福州会说,那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剪刀。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句话用来形容“郑兴利”剪刀最恰当不过了。郑德官告诉记者,剪刀用的是一种“夹钢”材料,钢在里面,他们的技术就在于把这块钢不偏不倚地打在剪刀的刀刃上,而外地多是采用机械冲压法制作剪刀。所以,“郑兴利”剪刀钝了,磨磨可以再用,而外地的剪刀钝了,磨了也不能用。

在横屿村,有两家剪刀作坊仍在为“郑兴利剪刀铺”打剪刀。一家是郑德官的外甥郭先生夫妻,一家是郑德官的乡亲陈学官夫妻。

一把剪刀30多道工序

郭先生的剪刀作坊,位于横屿村东头自然村。30平方米大小的作坊,挤下了一个火炉和一个空气锤,没余多少空间。炉里烧的是焦炭,红红的焦炭里放着几根10厘米长的铁条。铁条烧红后,郭先生用钳子夹出,不停地锤打,拉长铁条,并弯成一个弧形,这就是剪刀的柄。而剪刀的刀刃部分,则要用空气锤反复锤打才行。“做一把剪刀,需要30多道工序,真不简单。”郭先生说。

“吱吱吱……”伴随着飞溅的火花,砂轮上闪出一道道炫目的光芒。这种光芒,伴随着陈学官夫妻已经30多年了。陈学官告诉记者,从他爷爷陈大秋开始,家人都在做剪刀。以前,他和哥哥都做剪刀,后来哥哥搬到新房子里,就不再从事剪刀的制作了。而他仍然守着这个简陋的小作坊,守着爷爷的老行当。

离开家乡但忘不了福剪

曾经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依姆,从美国回到了福州,特别想买几把“郑兴利”剪刀,当时剪刀铺已搬到了横屿村。老依姆打听到郑老先生的地址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双方通电话后,郑老先生拿着手电,到巷口接这位远道而来的顾客。老依姆一见到郑老先生就说,美国的亲戚朋友在她回国前就告诉她,到了福州,一定要带一批“郑兴利”剪刀。那次,这位依姆从“郑兴利”买了50把剪刀,随飞机托运,带回美国分给亲人。

郑德官的剪刀,还有一个“二指禅”的说法。只要用食指和大拇指固定咬住剪刀,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东西剪开。这就要求剪刀的两片要完全相同对称,每片还由平面和斜面组成刀刃,稍有偏差都不行,中间固定的钉眼也要松紧恰当耐磨,比一般的刀具要复杂。

由于城市的改造,陈学官和郭先生的两个作坊,可能要消失在城市之中。哪里可以成为他们的下一站,他们还在寻找。

感谢福州齐先生拨打968111,提供新闻线索,奖100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