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文 黄孔瑜/图
本报讯“解放大桥桥头那两块长条石,是过去古桥上的石梁,望有关部门能把它们保护好”,昨日,福州市民高先生致电本报反映,解放大桥桥头的两块条石非常有历史,应该做好保护,以作纪念。
记者随后赶到解放大桥桥头,只见两块长约3米的条石叠放在一起,前面还摆放着一个高1米左右的铁锚,仔细看,上面一块条石上还刻着字,福州市建委简单记述了解放大桥的历史,并说明这两块石头是以前古桥的石梁。
记者从台江区博物馆了解到,解放大桥旧桥是闽江福州段最古老的一座桥,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最早时这里没有固定的桥,只是用木船做浮桥通行。后福州太守王道任发起募捐,将浮桥改为石墩桥,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建成,不过那时的桥没有护栏,只有桥墩,俗称“跳墩桥”。
元朝时,大桥又开始改建,元至治二年(1322年)建成,桥长391米,宽4.5米,共87孔。后人为了纪念万寿寺和尚王法助的功绩,便把这座大桥命名为万寿桥。万寿桥建成后,又在南面建成木石混合结构9孔的“江南桥”,亦称“仓前桥”,长135米。清乾隆年间,江南桥被水冲毁,也改建为全石桥。
1930年,为了适应开通汽车的需要,将万寿桥和江南桥两桥改为公路桥,在原有桥墩上用混凝土加高2米,路面和桥栏均采用钢筋混凝土。1949年以后,为了纪念解放军冲过此桥,改名为“解放大桥”。
“这两块石头是专门放在这里留作纪念的。”昨日,福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办公室潘恩德副主任告诉记者,解放大桥的历史比较悠久,经过历次的重修、改建,值得留念的东西很多,1996年重建解放大桥时,就有意留下南宋时期的条石,供市民怀念。
他告诉记者,1994年闽江洪水冲垮桥墩之前,解放大桥上虽然通行汽车,但是仍然使用原有的古石桥墩,只是在上面加宽、加高混凝土,所以,很多市民对大桥的旧模样记忆深刻。现在的解放大桥自1996年重建启用后,也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
他还向记者透露,东街口天桥拆迁之后,很多福州市民仍然对天桥念念不忘,市政工程管理处也计划在地铁施工结束后,留一段天桥原先的建筑物,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