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个小社区20多年“零招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小社区20多年“零招待”
龙岩西街社区将70%集体收入用于居民福利;从1969年至今,居民在社区看病只需缴最多一元的挂号费
因为有社区收入的补贴,西街社区居民到卫生站看病,只需付1元挂号费
社区支部书记李玉富
 

N本报记者 孙德坚 廖明生 周锡银/文 王浩志/图

去年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却从未用社区的钱请人吃过饭。这种“零招待”,在龙岩新罗区中城街道西街社区,已坚持了20多年。社区每年将集体收入的70%投入到居民福利中,也因此获得了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明星村”称号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几十项表彰。

一个小社区为何能坚持“零招待”?让我们到西街社区一探究竟。

周五理财会审核每笔开支

“每个村民都可以抽查任意年份、月份的报销单据。”

11月25日,是西街社区的民主理财会议。在这个延续了20多年的周五理财会上,民主理财小组的4名成员,正对社区10月份的报销单据逐一核对。居委会干部花的每一分钱,都要接受审核,否则不予报销。

社区支书李玉富和主任章根旺,与理财小组一起认真审核每张票据。每一张单据的背后,都清一色地写上了经办人、证明人、领导审批等信息。

“居委会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老百姓心里有数。”李玉富说,居委会里有几橱窗的单据,有的已发黄,“保留了1983年以来的财务档案,每一笔都有账可查”。社区实行民主理财的督察、抽查和倒查制度,“每个村民都可以抽查任意年份、月份的报销单据。”

20多年没请吃过一顿饭

“所谓的规矩,都是办事人自己弄的。这些钱都是社区所有居民的,我们每花一分钱,大家都看在眼里。”

在这20多年的报销单据中,没有一笔是餐饮费或烟酒等招待费用。

西街社区在非生产支出方面的节省,可以用“不近人情”来形容。李玉富还记得,前段日子,新罗区区委书记王龙到西街社区视察,居委会招待书记的只是一杯茶水,连会场上的水果,还是街道工作人员自己花钱买好后带过来的。

“乱花钱,群众的意见会很大。就比如说买水果,视察的领导不吃的话,最后还是我们几个干部吃掉,所以没必要花这些钱。”

说起20多年“零招待”的原因,李玉富说早些年是因为“请不起”,而现在是觉得“没必要”,还不如把钱用到村民的福利上。

他说,20多年前他刚当上村支书(当时未改社区)时,村财少得可怜,“到处都需要用钱,实在是没钱请人吃饭,所以我们干脆就定下这个规矩。”

随着经济发展,社区收入也增加了。但“零招待”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李玉富说,这么多年来就算不请客吃饭,他到各个部门办事也从未被刁难过,“所谓的规矩,都是办事的人自己弄的。我到相关部门办事,从没有遇到什么暗示、要求,事情也办得很顺利。这些钱都是社区所有居民的,我们每花一分钱,大家都看在眼里。”

社区看病42年只收挂号费

“社区里老人很多,不能让‘看病难’出现在我们社区里。”

与开支相比,西街社区在居民福利上却很大方。社区常住人口1400多人,集体收入主要靠沿街店面的店租,去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每年社区收入的70%,都用在发放居民的福利上。

社区卫生服务站始建于1969年,是当时每户村民捐5分钱建的。依靠简陋的条件,只收挂号费,解决了村民们头疼脑热的问题。1991年,每次挂号费由5分提高到2角;去年提高到1元,其他费用仍全免。

社区居委会主任章根旺说,社区每年都要补贴十几万元才能维持服务站正常运转。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村(居)卫生所由个人承包经营,服务站的花费越来越多。但西街社区班子成员一致拍板:不管形势怎么变,为老百姓义务服务永远不能变。

“社区里老人很多,不能让‘看病难’出现在我们社区里。”李玉富说。

如今,服务站拥有20多平方米的药房和两名医务人员,治疗感冒发烧、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用药品一应俱全。身体不便的老人或有急病的居民,只要打个电话,无论何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都会上门服务。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这么多年来我看病拿药基本上就没花钱。”70多岁的章荣铭老人说,之所以到服务站看病,一是不用钱,更重要的是医生对每个居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有什么不舒服,一说他们就知道怎么开药了”。

“被逼”上岗的村官

“当村官只有奉献。如果想赚钱,那就不要干了。”

说起当上村支书,李玉富坦言是“被逼”的。

西街社区位于龙岩中心市区,1987年,当时任村长的李玉富还是个体户,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当年选村支书时,李玉富开始并未打算参与,“当书记一个月才100多元工资,就想多赚点钱让家里生活好点。”

谁知,他没参选反引起村民议论,“有些人说我肯定是没本事,所以不敢当这个村书记。”李玉富说,他当时就是为争这口气最后决定参选的。随后,他找到了现任社区主任章根旺一起“出山”,“当时我讲得很明白,要想赚钱,那就不当村干部。当上了以后,就只能为村里做贡献了”。

李玉富当村支书时,有20多万元的存款,在当时“万元户”时代,他的经济状况在村里能排前五,“现在都不知排哪里去了。”他笑笑说。

李玉富向记者公开了社区干部的工资:书记、主任每月1500元+100元话费补贴+50元交通补贴,其他干部1200元+50元话补。“交通补贴连油钱都不够,章根旺主任买了一辆车,每次办事都开出去。私车公用,油钱还要自己掏。”李玉富对章根旺会心地笑起来。

“让群众心服口服”是社区班子工作的目标。20多年来,社区干部选举一直都采取直选的方式,从来不设推荐人。而与某些地方相比,西街社区选举根本不存在竞争,“像上次社区主任选举,全社区所有的票选的都是章根旺”。

2005年,李玉富无意中听社区一位老人说,他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如果能坐上一次,他死也瞑目了。这句话让李玉富倍感心酸。经过社区班子商议,西街社区从此定下了一项规矩——社区出钱,每三年组织社区的老人出省旅游一次,“我们都觉得,老人的心愿是一定要尽量去实现的”。

当社区书记20多年来,李玉富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奉献,“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个好名声,我们能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好事,将来在村里能留下个好口碑,这就足够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