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 福建日报 郑昭
本报讯 “抽检合格率都很高,可为何老百姓安全感却很低?”“今后如何将‘运动式’的食品安全监管更多地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避免‘地沟油’回流餐桌,我省有什么样的举措?”……昨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福州举行。“考官”是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而“考生”则是省政府多个相关部门的厅长。围绕我省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有关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开展首次专题询问。
12个问题“抛”给厅官们
记者看到,到场接受询问的有省食安办、公安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卫生厅、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9部门的负责人,省食安委其他组成单位负责人也到场听取情况。在近3个小时的专题询问时间里,常委会组成人员共将12个问题“抛”给厅官们,并现场得到了答复。记者注意到,委员提出的这些问题中,有少部分是询问我省在某一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但多数委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不少问题还颇为尖锐,并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几位委员在得到部门答复后,立即追着回答再补充提问,现场气氛颇为热烈。
接受询问的一位厅长会后表示,通过询问,更进一步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离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不小距离,更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问什么,答得如何?
抽检高合格率,但与老百姓感受有出入
游劝荣委员问:我省各项食品抽检合格率相当高,但是老百姓的安全感却不高,如何评估我省的食品安全态势?
省食安办答:今年1—9月份,全省抽取了22种商品,32种指标,总合格率是99.6%。从各监管部门反馈的情况看,各类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也均在96%以上。但老百姓却仍感觉食品不安全,原因很多,首先是“瘦肉精”、“毒奶粉”案等重大的安全事件,给消费者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一时难以消除。再者,由于受人力与财力的限制,抽检的频率与频次还不够高,与实际的合格率也还有一定偏差。
游劝荣委员追问:抽检合格率那么高,是老百姓应该调整自己的感受,还是政府应该调整自己的抽检方法,使两方面更加趋于一致?
省食安办答:这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做,既要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增添老百姓的安全感。政府部门也要改进抽检方式,加大抽检的力度、频次、范围等。
有些地方检测成了摆设
陈宜安委员问:全省部分的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临时早市普遍存在检验薄弱问题,有些地方的检测设备甚至成为摆设。有关部门如何强化检测工作?
省农业厅答:经农业部抽查,我省今年蔬菜检测合格率达97%,叶类青菜的合格率最高。我们下阶段要加强县级检测体系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省36个县建设检测体系。
省工商局答:工商局负责对蔬菜销售企业进行监管。每个工商局都配备了移动检测设备,有投诉必检。
餐厨废弃物处置监管空白,如何补位
刘鑫委员问:我省餐厨废弃物处置和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块工作政府已做了什么,还要做些什么?
省住建厅答:这项工作我省还处于起步与试点阶段。目前,全国已建成餐厨垃圾处置站15座,其中7座在正常运转。其中三明的试点从2009年开始,一天可处理餐厨垃圾30吨,每年生产3000吨的肥料。我们将推广三明的经验,同时赴省外积极调研学习,预计“十二五”末要在省内17个城市建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置。今年我们选取43个小区,组织专家、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从源头抓好餐厨垃圾处置。
[观察]专题询问应不止于“问”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我们每个人和子孙后代,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抓住了老百姓最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这是一个好开始,通过专题询问的监督形式,人大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上将有更大作为。”白京兆委员认为,专题询问应不止于“问”,对于这次专题询问委员们提出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问效,希望政府各有关部门切实加以整改,真正做到以监督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作为此次专题询问会上回答问题最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钟安平表示,在前来参加专题询问前,他做了精心准备。
游劝荣表示,开展专题询问,是落实监督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是人大常委会一种常规的监督方式,也是人大常委会了解政府工作的一种方式。从这次的专题询问来看,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专题询问应走向经常化、小型化和常态化,形式灵活多样,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