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专家认为,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更加幸福”四字,是强调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泽百姓
遍布福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市民看病更方便
家住鳌峰街道的老李领到一张“健康卡”,凭这张卡他每年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体检一次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省委书记孙春兰

N本报记者 周锡银/文 林丹/图

【核心提示】

在今年的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孙春兰肯定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其中,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500亿元,年均增长25.3%。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灾后新居建设群众满意。扶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力度加大。适龄儿童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9.45%和83.4%,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

在肯定了取得成效之余,孙春兰书记还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内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

专家认为,人民群众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最敏感,只有一步步解决固有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问题,我们才会感觉更加幸福。

【五步实现幸福】

“发展要惠及民生,逐步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才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许维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学有所教,逐步实现教育均等化

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报告中指出,要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据悉,“十一五”以来,我省适龄儿童入园率从84%提高到89.45%。许维勤说,近年来,我省外来人口子女在城区入学的数量明显增多,但我省的教育容量仍然比较大,目前“入学难”的问题在福建省并不明显,只有在个别地区存在“入园难”的情况,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未被打破,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不切实际,这需要学前教育的布局进一步完善、扩大,才能逐步解决。

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主要还是优质教育资源少,往往是大部分学生都挤到小部分的优质学校中,长此以往,对教育均等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目前政府已重视并努力着手解决,教育均等化将会逐步实现。

劳有所得,解决就业是民生之本

据11月份的最新统计,201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8.9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6%、128.9%、91.2%。

许维勤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应该是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又在于发展经济,因此发展经济中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就业难题。

除了要着力解决就业问题之外,提供工资报酬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为着力提高我省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今年3月1日,省政府决定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及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我省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100元。

病有所医,摆脱看病难、看病贵

采访中,许维勤坦言,如今,随着政府不断对医疗保险的重视和投入,农村有了新农合医疗,职工有了职工医疗保险,应该说医疗保险越来越趋于完善,但仍然有许多问题让人们无法更加幸福,主要还是看病难和看病贵。

“医疗资源要下沉。”他认为,目前部分高等医科学校培养全科医生下基层的做法,就是弥补基层医疗水平不足的问题,而城市的社区内也应该完善医疗点,满足市民基本医疗需要,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除此之外,药价虚高仍不容忽视,某些药品的出厂价与销售价相去几十甚至上百倍,政府应该要努力降低药价,让民生医疗问题不断减少,逐渐摆脱看病难、看病贵。

老有所养,农村养老保险真正惠民

今年6月份,省民政厅、财政厅下达2011年百所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8700万元,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2200万元。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我省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直接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

许维勤表示,今年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考虑到了很多农村老人生活困难,是今年农村民生工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幸福大事。

住有所居,保障房分配要公平

高房价对于百姓民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为了攒首付不得不啃老,不仅要身兼数职,还要节衣缩食;等交上首付了还要为高昂的月供发愁,又要节衣缩食;一旦失业或者家里突然亟须用钱,更是手足无措,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感。

2011年国家下达给福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为24.41万套(户),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16.91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7.5万户,廉租住房货币补贴0.6万户。截至8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102.11%。

“保障房的建设仍然要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一环,不能放松。”许维勤表示,虽然保障房建设仍在进行,但还是出现了许多保障房分配乱象,当务之急是要在各地立法探索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住房保障法律,确保未来保障房实现公平分配。

【新锐视角】幸福,也可以被量化

今年1月份起,广东省启动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幸福指标体系框架。

据悉,指标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部分包含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0个。一级指标包括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等10个方面。主观指标设置一个对个人幸福程度的总体评价的指标,下设个人发展、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政府服务、生态环境7方面共35项指标。

幸福的评价结果由广东省统计局汇总并于每年10月底前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报告摘要】

■优先发展教育,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

■扎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