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制晚报 新华社
核心提示:昨日,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54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在新闻通报会上表示,54名新院士是经过两轮评审、选举、主席团审议和报请国务院备案等多个程序的严格遴选,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当选的。这次增选后,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然而,在1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可能提前泄密。
揭晓新增院士最小的只有46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在院士增选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新当选的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其中60岁以下的38人,占新当选人数的70.4%,年龄最小的46岁,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李建成;年龄最大的74岁,是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徐銤。新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占46.3%,研究院所的占38.89%。
另外,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中国工程院今年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当中产生了6名新外籍院士,其中美国籍4名(其中1人同时具有德国国籍)、澳大利亚籍1名、日本籍1名。
旭日干表示,中国工程院的新当选院士进一步年轻化,体现出我国年轻科技人才正在迅速成长。
网曝一月前名单命中率达97%
12月8日是工程院官方公布院士增选结果的日子,不过记者注意到,早在一个月前,网络上就已出现了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
11月7日,网友“微尘”在其新浪博客上发布了一篇博文——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已定结果(部分已定)。这份榜单有15人,这15人都是工程院此前公布的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4天后,网络上再现一版本,荆楚网上,网友“genshen”的一条帖子很“热”:2011年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帖子按学部详细列出了2011年度两院“新院士”名单,其中,中科院34人,工程院33人。工程院33人名单中包括第一个网络版本中的14人。
记者随后给网友“微尘”和“genshen”发了信息,试图了解名单的来源,但两位网友都没有回应。
昨日上午,当记者拿着工程院的名单与网络名单进行对比时发现,网络上的33位新院士中,除工程管理学部中邱菀华不在最终名单外,其他32人全部在列,命中率高达97%。
两年一次的院士评选如今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了解,名单提前被泄露已经不是第一次,2009年增选,中科院院士名单也遭遇泄露。20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是在12月4日官方公布的。但当年11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胜利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与最终名单完全吻合。
回应应该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
记者从工程院获悉,今年院士增选的选举工作于11月3日结束,4日经院主席团审议通过,之后上报国务院审批,大约11月中下旬得到国务院批复。
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还没有批复以前,工程院是不会提前公布或者通知院士的,网络上的名单可能是通过院士本人了解到的。网络上的这份33人名单和最终的54人名单相比,显然是不完全名单,说明“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不符合规定”。
院士增选将增加诚信记录
据介绍,随着工程院已经完成10次院士选举,院士增选制度体系、具体操作环节和进程安排都日趋完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表示,今年工程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院士增选办法,明确规定,在增选过程中出现的材料不实、弄虚作假以及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的不当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要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并列入诚信记录。“对今后的参选院士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