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浦江潮
国企改革未来之路在何方?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最近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透露,未来的改革会将国企划分为两大类——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公益型国企产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在中央层面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企业,在地方包括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企业”。(12月12日《新京报》)
垄断国企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常识,但石油石化、电网、通信企业的公益性还是新鲜事,至少,人们在现实中并没有从这些垄断国企身上看到公益属性——只要他们能像一般市场化企业那样,以公平交易为原则对待普通消费者就很不错了。
不少垄断央企业绩年年飘红,但舆论颇有诟病,原因很简单,其福利待遇存在严重的激励过度,远远高于一般企业。靠垄断优势取得的业绩,既为高管政绩增光添彩,又为自身收入添砖加瓦,这离“公益性”有十万八千里远!
当然,垄断国企产品及服务的定价大权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企业高管由上级部门任命,政府对垄断国企拥有“生杀大权”,完全有能力制止他们与民争利。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象是:石油巨头一“逼宫”,油价上涨了;电力行业一争斗,电价上涨了;听证会一召开,水价、气价上涨了……政府部门的价格管理仿佛被垄断国企“管理”着。
所以,要打造“公益型国企”,关键在于主管部门摆脱与民争利的思维惯性,不要总坐在垄断国企那一边,而要兼顾民众利益,代表垄断国企出资人——全体民众去监督管理好垄断国企。
“公益性国企”这杯奶酪的模型已画好,该怎么做才能让民众分享实惠?如果不加强监管,一边让垄断国企大赚特赚,一边又戴上“公益性国企”的光环,岂不成糊弄民众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