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省委书记孙春兰
N本报记者 张伟 包华 文/图
核心提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中国家长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工潮带来的众多外来工子女,当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学业时,都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尴尬,这也成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头之痛。
正因为此,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孙春兰专门提到:“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这里提到的“公共服务”,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
令人欣喜的是,省政府早就致力于抹平民工潮带来的教育鸿沟。过去的五年里,促进教育公平一直是福建教育的主题思想。此外,近九年来,我省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一直都居全国首位,这也让外来工子女教育的发展有了底气。正如省委书记孙春兰所说:“要算大账、算活账、算长远账,宁可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千方百计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电脑派位:看得见的教育公平
祝英的孩子已经在福州鹤林小学读了三个月,让她自豪的是,这个机会是她亲手帮孩子摇出来的。在今年8月22日,福州统一进行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电脑派位中,共有1818名适龄儿童通过电脑随机派位进入所填报的心仪小学就读,其中就包括祝英的孩子。
在此之前,外地来榕打工的年轻父母们,不得不在学校报名当天,一大早就去排队,甚至前一天晚上就通宵守候,仅仅为了给孩子“抢”到一个入学资格。这样费时费力不说,如果报不上,只能靠教育局统筹安排。实在不行,就去民办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再不行,就把孩子送回老家,加入“留守儿童”大军。
电脑派位改变了这一切。只要三证齐全(身份证、暂住证和劳动合同),外来务工人员就可以替自己的孩子填报心仪的小学。因为是电脑派位,他们的机会跟福州户籍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电脑派位的结果,将通过网络传输给福州教育局封存,绝无更改可能。
为保证公平,各区教育局还邀请了5~10名外来工家长现场监督派位过程,同时,教育部门、纪检监察和媒体也共同见证。考虑到学位数有限,电脑派位不成功的报名人,也将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就近入学。
记者从福州教育局初教处获悉,目前该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共432486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占了将近1/3,而其中80%都在公办学校就读。能办到这一点,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是最大的前提,而电脑派位是教育公平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而在更早,2008年,厦门就已经独自开始试点外来务工子弟通过电脑派位进入公办小学。
民办学校的“公办待遇”
能够进入公办学校的外来工子弟,毕竟是幸运儿。还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方便接送,或者工作场所经常更换,只能进入民办学校。原因很简单,民办学校的小学部多数允许寄宿制,而且有专门校车接送,对飘忽来去的外来工而言,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成为考验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主要参数。欣慰的是,我省在这一点上远远走在全国前列。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福州盖山镇的博奥学校,这所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共1900多名学生,多是外来工子弟,博奥还是福州第一家使用国标校车的学校。谁能想到,它刚创办时,连办学场地都找不到,连续换了好几个地方。“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博奥根本撑不到今天,更不用说买国标车了。”校长李大甲说。
从去年开始,福州地区所有审批过的民办学校,都按在校生人数领取生均经费。以前,这项经费只发给公办学校。到了今年,生均经费又涨了,小学生每人每年45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650元。这笔钱帮了李大甲大忙,直接补贴给孩子们,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党政一把手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
早在今年年初,省教育厅下发的《2011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要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扩大城区办学容量,而且明确量化:新增4.5万个学位。记者从全省各地了解到,这种军令状式的政策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比如,晋江提出“不让一个外来工子女失学”,截至目前,在晋江各类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超过10万。而福州连江,则提出“先入学后补办(手续)”“百分之百入学”,千方百计“扩容”学校,实行随到随入学。
这些不给自己留余地的教育目标,反映的是各级政府不惜代价保障外来工子女入学的决心。省委书记孙春兰在今年福建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政一把手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以更大决心、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抓好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的数据表明,今年全省有8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更重要的是,我省还明确规定,各地要确保外来人口子女也能与当地学生一样报名参加中考,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平等享受各种资助政策。这些政策,确保我省外来工子女跟城里孩子一样,平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