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烽
本报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福建则是仅次于广东、浙江的全国第三大缺粮省份,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也是典型的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低。为确保福州人的“米袋子”安全,福州鼓励企业跨省建“粮仓”,把粮仓建到黑龙江、江西等粮食主产区。
记者昨日获悉,福州市粮食局联合市财政局近日出台了《福州市促进省外产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称将发挥财政资金扶持作用,推进福州省外产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保障粮食供应和安全。
根据细则,对符合规定的福州市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建立的省外产区粮食(仅指稻谷,下同)生产基地,且生产的粮食在正常年景80%以上返销供应福州,并服从市政府调控的,采取种粮大户奖励、贷款贴息、动态储备补助和运费补贴的方式给予扶持。
记者获悉,省外产区粮食生产基地需达到5000亩以上,经市粮食局、市财政局认定挂牌后,自认定当年起,按基地稻谷实际种植面积,每年给予企业每亩20元的奖励;对基地前期建设资金,市财政每年按照贷款资金2%的标准给予贴息,每年最高贴息金额不超过每亩10元;对符合要求并经监管核定的日常动态稻谷储备,按350元/吨·年的标准给予补助。
采访中,记者获悉,福州全市粮食产量60多万吨,需求量却高达270多万吨,缺口约210万吨。每年通过产销协作平台引入粮食超过100万吨,对保障全市粮食供求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今年起市政府增加储备量规模十几万吨,增至40万吨,但依旧需要“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