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丽萍
本报讯 网上“淘”特价机票,购票款却打水漂;假扮大买家向旅行社“豪订”线路,目的却是骗钱……昨日,记者从福州旅游市场了解到,年末正是旅游消费高峰期,今年骗子不仅盯上游客,还向旅行社“下手”。
打着单位幌子行骗
福州国际旅行社六一分社黄经理说,12月6日,一位自称姓李的陕西人给该旅行社来电称,单位有两三百人,要参加福建“全景”旅游,让旅行社定制条线路。按照对方要求,旅行社给对方定制了福州、厦门、武夷山以及永定土楼9日游线路,报价约为2300元/人。
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对方必须先支付60%的团款,余下款项待游客返程再结清。可合同签完后,李先生却迟迟未打款。昨日,李先生又致电黄经理说,由于汇款金额较大,财务不放款,必须要请客,让旅行社先转3000~5000元“预支款”。
“很少见这么‘豪气’的顾客,并且还要旅行社先打款。”黄经理觉得有点蹊跷,在跟同事聊天时,黄经理才得知,此前同事被同样的骗术骗去3000多元。
网购机票被骗
与黄经理的同事一样被骗的还有福州另一家旅行社。福州一家旅行社的经理告诉记者,前不久有顾客打电话到旅行社,要求预订3张从香格里拉到昆明的机票。她打开百度搜索“特价机票”,在搜索结果中,一个名为“特价机票网”的网站进入她的眼帘,网站的页面显示了订票的流程以及400开头的客服电话。
由于该网站机票每张比旅行社团购价便宜了300多元,于是她根据网站提示进入购票系统,在购买了2张机票,向对方账上转入1400多元后,该经理突然发现该网站系统与其他机票购票系统不同,钱是直接从她账上转到对方账上的,此时她才发现上当。
省消委会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网上购机票被骗投诉呈上升趋势,但旅行社在业内警惕性较高,居然也被骗,这也说明网上机票诈骗骗术越来越高。
□提醒
网上订机票别转账到个人账户
省旅游质监所相关负责人提醒,旅游消费高峰即将来临,不仅市民要小心,旅游业内也同样要警惕被骗。
据介绍,在网上购买机票要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网站、旅行网站,或携程、途牛等正规代购网站。正规的网站下方都会有ICP备案的信息,合法的代理商都会有CATA(民航运输协会)的认证资质,而山寨网站质量、标志制作粗糙,公司的地址、简介等信息不详或页面无法打开。提供的机票预订电话大多是“400”、“9501”、“800”等开头的,貌似企业客服专用号的联系电话,而不留座机号码。
另外,正规的网络购票平台往往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采取线上支付的方式售票,不会通过ATM转账方式打款到某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