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上海证券报 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日报
核心提示:社保基金入市抄底了,至少新增百亿资金注入社保偏股类组合。但受中国平安再融资260亿元消息的影响,A股市场昨日继续下跌,沪指跌破2200点。利好被淡化,下跌是市场对上市公司无休止圈钱的一种抗议。分析人士认为,大盘想要走出泥潭,政策上还需拿出更为有力的措施。
记者日前获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于上周五向国内拥有社保偏股类组合的基金公司增资,每家基金公司委托管理的每只偏股类组合获追加资金五个亿,至少百亿新增资金注入社保偏股类组合。百亿社保资金虽然规模并不大,但社保基金增资入市往往被视为股市转好的风向标,基金公司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已不断接近底部,长期投资价值愈加凸显。
据悉,2010年获得全国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的7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海富通基金、汇添富基金和银华基金,加上2002年首批的6家基金公司和2004年第二批的3家基金公司,目前一共有16家基金公司获得全国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资格。
截至去年中期,基金公司委托管理的股票和偏股的配置型社保基金组合达到20只,与此同时,去年底还新增了7家基金公司管理人,因此,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此次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组合获得的注资规模至少在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在今年5月份也进行了一次增资行为,当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向2010年底新增的8家基金管理人划拨了百亿元资金。其中60亿元的权益投资额度、40亿元的债券投资额度。社保基金的新增账户、增资等往往在弱市环境下被视为股市转好的风向标,2008年社保基金频频新开账户及2010年5月份的增资都在随后被证明市场触碰底部。
“两金”救市存争议
□新闻分析
除了社保基金注资,此前在出席财经论坛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建议4万亿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投资资本市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20日表示,未来应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条例,允许一定比例的地方社保养老金用于股票和直接投资。对于“两金”入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基于提振市场信心的考虑,但也充满了忧虑。
支持者:有助市场稳定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养老金入市的做法表示支持,相信这一举措有利于保值、增值,并稳定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而不投资是极大的浪费,而且远不能满足以后需求。”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鲁颂宾表示,养老金大规模进入股市将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如果养老金按照社保基金的思路操作,一方面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一方面能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
反对者:又多了一个“老千”?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则认为,养老金与公积金目前绝对不能入市,这是保障国人未来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
叶檀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丑闻频频,最大的丑闻来自于大熊市中的财富集聚效应。以人们的养老金与住房保障钱投入这样的市场,无异羊入虎口。
从2001年6月14日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4年熊市下跌幅度56%,其间共产生74名榜上富豪,在此期间上市的中小板也造就了29名上榜富豪,占比39%;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历时2年4个月,上涨幅度5倍,其间上市的公司共产生87名富豪;从2007年10月以来,熊市持续4年有余,由于创业板的设立,A股进入造富井喷期,其间上市的公司共产生666名榜上富豪。可以说,只要上市,就能造富,A股的一级、一级半市场是造富温床,二级市场则是耗散投资者财富的削骨场。
面对上述A股市场财富特点,不知道把国民养命钱投入的底气从何而来?
如果养老金与公积金享受的是普通投资者待遇,亏多赢少,相当于把国民的最后一点财富输送给富人;如果享受特殊待遇,相当于市场又多了一个可以看别人底牌的老千,普通投资者哪有活路?
□盘面走势
社保入市不敌平安再融资
沪指再度跌破2200
受隔夜外盘大涨刺激,沪深两市昨日双双高开震荡,但下午中国平安的大跌拖累了金融股,且直接导演了沪深两市冲高后大幅回落的走势。上证指数收报2191.15点,跌1.12%,再度跌破2200点。
中国平安昨日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这已是该公司年内的第二次融资。今年6月,中国平安通过H股定向增发
方式融资162亿元。中国平安A股昨日收盘暴跌5.20%。
华讯投资表示,社保基金入市资金还不如中国平安一家的再融资金额,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股市并不是不理智,而是对上市公司无休止圈钱的一种抗议。利好被淡化,流动性压力依旧是当下反弹的最大阻力,而从中期角度来看,如年报披露结果比当下预想的还糟(目前普遍预计全年净利润
□微博热议
养命钱该不该救市?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过去,我们已经圈了股民的钱来为国企解套,现在又要将中国人未来的养命钱来救市,是极其危险、极其不负责任的“国家机会主义”的做法。
CCTV证券资讯频道主编钮文新:系统性的制度重建是应该的,但如果没有利益驱使是很难成就的。
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戴相龙作为社会基金理事会会长,他当然想把地方养老金收上来扩大自己的管理规模。投资可以,但必须告诉百姓亏了怎么办、谁负责。
肖国元(《证券时报》投资市场部副主任):社保基金入市的四种视角:1.股民——表明市场进入底部,风险很小;2.证监会——政府有担当,支持市场健康发展;3.实际情况——其他投资者都亏损,只有社保基金能赚钱,表明社保基金有自己独特的制胜手段,中小投资者得不到什么好处;4.最后结论——A股阳痿,社保基金成了投资者的春药。
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下滑至20%一带),那估值优势将不成为反攻的理由。客观而言,大盘想要走出泥潭,政策上还需拿出更为有力的措施,如减少股票供给、暂停上市公司再融资、叫停限售股解禁等,这些才是关键。操作上,还需保持耐心等待市场真正企稳。密切留意年报预增且技术面配合良好的品种,关注环保和金融板块。
A股底部到了吗?
张伟明(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社保增资,养老金入市,请注意,一是增资到入市有一个过程,二是品种包括债券和股票,应以债券为主。但仍是长期利好股市,市场将有望迎来真正的底部。
水皮(《华夏时报》总编辑):如果汇丰PMI能有持续性回升,才有可能成为股市回稳的救命稻草,至于郭树清主席动员社保基金和公积金4万亿长线资金入市的说法,属于望梅止渴,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当故事,不能当生意做的。
抑扬中(民生证券分析师):不论是郭树清的三番两次喊话,还是戴相龙的社保基金入市,抑或是养老基金的进场,甚至是欧央行向银行提供三年无限制贷款,这和前期利空铺天盖地形成鲜明对比,但市场依然不为所动,为什么股市如此漠视利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