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巴格达一天15起爆炸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格达一天15起爆炸
至少60死近200伤;美军撤离后伊政治内斗加剧
二十二日,在巴格达路边的汽车受到爆炸波及
 

N据新华社电 中新 中国日报

核心提示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2日发生至少

15起爆炸。截至北京时间19时,爆炸袭击致死至少60人,近200人受伤。这是伊拉克近几个月以来最严重的袭击事件。爆炸事件时机微妙。最后一批驻伊拉克美军18日刚撤离,伊拉克司法机构19日就对副总统哈希米下达逮捕令;伊总理马利基22日又要求议会解除副总理萨利赫·穆特拉克的职务。哈希米和穆特拉克均隶属于逊尼派阵营。

目前伊拉克安全的最大敌人并非恐怖分子,而是政治内斗和教派、种族仇杀。

——知名观察家、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阿梅里

由于马利基政府基本控制了军队,因此暂时没有发生大规模内乱的危险。

——伊拉克分析人士

现场 街头警笛声此起彼伏

按照巴格达警方人员和医疗人员披露的信息,当天最严重一起爆炸发生在凯拉代区,一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救护车,在一座政府建筑旁引爆,造成10多人死亡。爆炸激起一大片尘云,炸碎的救护车碎片飞入附近一所幼儿园。

“我们先是听到车行进的声音,然后是刹车声,我们楼里几乎所有的窗户和门都震坏了,楼里满是黑烟。”凯拉代区居民塔里克说。

另一起爆炸发生在巴格达西南部阿迈勒社区,袭击似乎针对奔赴先前爆炸地的救援人员。两枚炸弹爆炸,至少7人死亡,21人受伤。在巴格达南部什叶派聚居区杜拉,一枚汽车炸弹致死1人,致伤6人。

爆炸还涉及巴格达中部阿拉维、北部沙阿卜和舒拉地区。逊尼派聚居区阿宰米耶附近遭路边炸弹袭击,1人死亡,5人受伤。在巴格达街头,警笛声此起彼伏,救护车一辆辆呼啸而过。

表态 伊总理称袭击有政治动机

卫生部官员和警方人员说,已经查明的有4起汽车炸弹袭击,路边炸弹和火箭弹袭击相加超过10起,以及1起自杀式爆炸,涉及大约10个社区,大部分为什叶派聚居区,逊尼派聚居区也有波及。没有组织立即宣布对这次的爆炸事件负责。

伊内政部官员认为,在如此接近的时间点,动用如此多的爆炸物和武器,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由此可以判断,袭击者早有安排。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22日说,当天在首都巴格达发生的连环爆炸袭击背后存在“政治动机”。他认为,袭击者在学校、集市等公众场合对无辜民众发动袭击,意在破坏国家政治进程,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但他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政治势力可能是策划袭击的幕后力量。马利基表示相信,伊拉克政局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他同时呼吁伊拉克民众不要采取报复行动,以免落入袭击者煽动内乱的圈套。

美联社还分析,袭击者可能来自活动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

□观察

两教派争权伊或陷内战

近期,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总理马利基与其主要敌对政治阵营、逊尼派主导的“伊拉克名单”之间的矛盾有所激化。

总理要逮捕副总统

伊拉克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律委员会对属于“伊拉克名单”的副总统哈希米发出逮捕令,罪名是涉嫌参与恐怖活动。哈希米否认对自己的指认罪名,说这些罪名由他的政敌马利基捏造,对他的指认有政治动机。

马利基21日要求哈希米的支持者把这名副总统移交司法机构。他说:“如果他们不交出他,或者让他逃跑,将导致问题。”逊尼派政党同一天拒绝参加有马利基出席的党派对话。此外,同属逊尼派的副总理穆特拉克先前接受采访时批评马利基比萨达姆更糟糕。

暴力活动可能回潮

什叶派和逊尼派是伊拉克两大派别,两者之间恩怨由来已久。在萨达姆时代,逊尼派长期掌握政权,但伊战后随着萨达姆政权倒台,什叶派崛起,逊尼派感到自己在新的政权中备受孤立。两派之间冲突不断,特别是在2006年至2007年之间,众多无辜民众死于自杀式爆炸袭击。

当前的境况凸显这样一个现实:美军撤离后,伊拉克面临复杂的挑战。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两派主要政治势力矛盾加剧,伊拉克暴力活动可能出现回潮,使该国安全形势发生恶化。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撰文指出,随着伊拉克国内不同教派的政治斗争公开化,这个中东国家再次徘徊在内战边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