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 薛辉 卢锃
核心提示:“短信平台比电话更方便了,学习一下‘总规’,再动动手指发条信息,就赢得中奖机会!”昨日,“平潭开发”知识大竞答活动进入第二天,电话平台、网络平台热度丝毫未减,新开通的短信平台同样火爆,单日短信投票人次近2万。经最后统计,昨日一天成功竞答的读者、网友达4.6万人。其中,电话平台1.7万多人次;9000多名网友通过网络答题,单帖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此外,还有120名台胞通过全国台胞公共服务热线4001968111参与竞答。“竞答第三期”今日继续推出,再送1.2万元现金大奖。
互动 参与知识大竞答,台商热情高
昨日,第一期1.2万元现金大奖全部送出,这更加激起了广大读者、网友参与的热情。上午8点多,就有许多读者致电968111,咨询是否可以开始答题。在网络平台上,不到9点,已有许多网友围观,准备“抢楼”。“既表达了我们对平潭的支持,又有机会赢取现金大奖,活动非常有意义。”福州读者陈海平表示。网友“范文西”评论说,通过竞答,增添了大家对“总规”学习的热情,让平潭开放开发这一重大战略“深入民心”。
福州大学大三学生小张,昨日通过网络获知“平潭开发”知识大竞答活动消息后,立即打开电子报认真阅读,20分钟后做出了正确答案。小张立即拨打热线968111参与答题,没想到,最后竟然成为近3万读者中的幸运儿,拿到现金大奖。
小张兴奋地说,他把中奖的消息告诉舍友,立即引爆宿舍新话题。“舍友们直怪我,为何当天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好一起参加!”小张说,全体舍友都参加了第二期竞答,大家希望也有机会中奖,后面的几期大家都表示还要参加!他还告诉记者,希望能有机会参与28日的现场竞答,赢取更丰富的现金大奖。“我们这几天都在认真学习‘总规’,就想着现场竞答时能一显身手。希望新年前给自己争取一份大礼物。”
福州读者林爱平连续参加了两期竞答,他说,平潭的崛起是全省人民的大事,大家共同学习“总规”意义重大。“我们全家人都参与了竞答,中不中奖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平潭,支持平潭。”
经最后统计,昨日一天成功竞答的读者、网友达4.6万人。其中,电话平台1.7万多人次;9000多名网友通过网络答题,单帖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此外,还有120名台胞通过全国台胞公共服务热线4001968111参与竞答。
“‘平潭开发’知识大竞答在我们台胞圈中影响力正在发酵,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议论。”台胞陈小姐表示。平潭康德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超说,得知海都报推出平潭开发知识问答,他一拿到报纸就立即找答案打电话。和李云超一样热心竞答的还有台商陶俊成正,“我们会把‘总规’中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告诉台湾的家人、朋友、生意伙伴,让他们知道平潭有这么多政策的支持。”他说,看完“总规”全文后,种种政策让人倍感振奋,“我看好平潭,更相信在平潭投资兴业是明智的。”
竞答第三期
1.“平潭总规”提出,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防洪标准()年一遇、防潮标准()年一遇的要求,高标准建设重点海堤工程和防洪、潮堤坝,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A.50 50 B.50100 C.100 50 D.100 100
2.“平潭总规”提出,加快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通海坛岛北部对外连接通道,将平潭纳入()。
A.厦漳泉都市圈B.珠三角城市群C.福州经济圈D.海西城市群
3.“平潭总规”说,近中期加快建设环岛公路等主干路网,完善内部路网体系。鼓励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规划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适时规划建设()。
A.岛上轨道交通B.海西交通枢纽C.海上航运中心D.高速公路中心
4.2011年4月9日,()正式公布,专门辟出章节阐述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A.《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B.《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C.《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总体规划》D.《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5.2011年12月22日,在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孙春兰强调,要发挥平潭在两岸交流和对外开放中的特殊作用,打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探索( )的新模式,开辟新时期扩大开放的新路径。
A.两岸经贸合作B.两岸区域合作C.两岸民间交流D.两岸教育交流
参与平台及奖项设置
1.电话:968111(台胞读者请拨打台胞服务热线4001968111);固话用户如全答对,需留下身份证号码。移动手机用户请选择短信平台参与,勿参与电话平台。
奖项:以电话号码作为抽奖载体,平台关闭后,随机抽取产生10名获奖者,每人奖金200元。第1000位来电者特别奖500元。其中划出部分名额专项奖励台胞热线。
2.短信平台。本平台仅限移动手机用户参与。可发送短信“PT+答案选项”至10657301968111进行有奖竞答(每条0.1元,无信息费用)。1至5题,如果你的答案为BACDB,则发送短信“PT+BACDB”至10657301968111。“+”号不能省略。
奖项:从所有用户中抽取产生幸运奖。其中20人每人奖200元,另1人特别奖500元。
3.网络平台。登录海都网www.Nhaidu.com官方社区“海角社区”,注册成为会员,在答题帖上跟帖作答。网络平台的奖金总额为5000元,奖项设置方案详见主题帖。
说明:平台每日开放8个小时(9时至17时),这一时间之外参与竞答者无抽奖机会。
无论哪个平台参与,只有五题全答对者方有机会中奖。
无论参与哪个平台,每天每人只有一次中奖机会。电话平台、短信平台以手机号码作为载体抽奖;同一号码只有一次抽奖机会;网络平台每个ID号也仅有一次中奖机会。
领奖办法
第一期、第二期所有中奖读者及网友可于今日上午9时起,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至海都大厦一楼呼叫中心前台领取奖金。手机用户需随身携带手机,以便核对。领奖时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网络平台中奖名单详见海角社区。名单中未有姓氏的为短信平台中奖读者,由于公布时隐去了两位,读者来领奖前最好先致电968111确认是否是自己手机号中奖,以免误会。请所有中奖者于名单公布两日内领奖完毕。经核实,第一期中奖名单中陈淑英重复中奖,递补楚女士奖励200元。
中奖名单
(2人各奖500元)
林女士 1317×××3124
短信读者1370×××0430
(31人各获200元)
张先生 1366×××1811
林先生 1395×××4952
谢小姐 1535×××3747
罗女士 1366×××0612
童女士 1596×××9637
游先生 05942392×××
姚先生 1340×××6626
李女士 0591878458××
楚女士 1345×××1918
江桢良(台胞)1585×××6999
陈小姐(台胞)1337×××1111
短信读者 1350×××8616
短信读者 1896×××1131
短信读者 13635××7646
短信读者 13950××5238
短信读者 15880××1375
短信读者 13799××0780
短信读者 13655××9447
短信读者 13489××3660
短信读者 13685××3579
短信读者 13655××4068
短信读者 15060××2421
短信读者 13763××9410
短信读者 13859××0737
短信读者 13625××4373
短信读者 13799××0469
短信读者 13400××1811
短信读者 13705××0828
短信读者 13655××9122
短信读者 18850××7191
短信读者 15159××4541
平潭大事记③
2011年2月底,平潭综合实验区启动2011年大绿化工程,计划今年完成造林3万亩,植树1000万株,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
2011年3月7日,国家“十二五”规划公布,提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加快平潭实验区开放开发。
2011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考察,强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真正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能够体现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推进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实验区。
2011年4月9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专门辟出章节阐述“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2011年12月22日,在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孙春兰强调,要发挥平潭在两岸交流和对外开放中的特殊作用,打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探索两岸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开辟新时期扩大开放的新路径。
学习“平潭总体规划”
“总规”第四章阐述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基础设施,并主要对综合交通、市政工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作出说明。按照适应平潭开发开放、服务两岸交流合作的要求,加快交通、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度超前、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加快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工程,抓紧建设福州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铁路,打通海坛岛北部对外连接通道,将平潭纳入福州经济圈。统筹规划港口功能和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平潭港区金井作业区,设立国家一类口岸,率先开通平潭至台湾海上快捷客货滚装航线,抓紧实施改造东澳渔港。开展平潭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
内部交通方面,按照快速便捷、低碳环保及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海坛岛内交通体系。近中期加快建设环岛公路等主干路网,完善内部路网体系。鼓励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规划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适时规划建设岛上轨道交通。
加快电网建设,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积极开发岛上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适时实施岛外引入液化天然气工程,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加强两岸在防御气象、海洋和地震等灾害方面的合作,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按照防洪标准50年一遇、防潮标准100年一遇的要求,高标准建设重点海堤工程和防洪(潮)堤坝,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