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洪德木 马俊杰
本报讯 昨日,莆田市今年年内最后一次土地拍卖在市招投标中心交易大厅举行,此次拍卖的三幅地块仅一幅成交,成交价为4.3亿元,另外两幅一幅因未达到最低保留价而流拍,另一幅因无人参与竞买而取消拍卖。
唯一地块莆田国投竞得
在拍卖现场,记者看到,偌大的交易大厅,实际到场人数仅数十人。此次参与竞拍的仅有莆田市国投置业有限公司、莆田市公交公司、莆田市万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一名个人等四家企业(个人)。其中,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拱辰居委会的PS拍-2011-10号地块,规划用途为商住及配套设施用地,起价为3300万元,但现场仅有一家企业加价50万元,并未出现其他企业再次加价。最终,因未达到最低保留价而出现流拍。位于涵江塘北片区的PS拍-2011-12号地块,因无人参与竞买而取消拍卖。而位于秀屿区莆田火车站前广场的PS拍-2011-17号地块,土地面积为149491.88平方米,在经过三轮叫价后,由莆田市国投置业有限公司以4.3亿元竞得,仅溢价3000万元。
楼市寒冬房企钱紧谨慎
不同于过去房企不差钱式各地拿地,在全国楼市日益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今房地产企业资金越来越趋紧,以至于直接波及土地市场。对于昨天出现土地流拍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楼市调控对莆田房地产市场还未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在整体市场销售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拿地方面会显得更加理性,会更多考虑投入与产出,以及企业的资金运作等实际情况。例如位于涵江塘北片区的PS拍-2011-12号地块,其周边区域开发略显不成熟,房企在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拿地显得更加谨慎。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全国楼市销售已进入寒冬,土地成交一再低迷,但也不失为逆市投资的良机,尤其是一些优质地块,企业之间的拿地竞争日趋减弱,低价成交更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