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泗华溪捡螺属“高危行为”
堵了“城隍”的门这楼要拆了
带孩子乞讨两妇女被救助
湄职院招聘
种粮效益下降耕地常撂荒
地震这些地方可避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粮效益下降耕地常撂荒

 

N本报记者 陈盛钟

本报讯 据莆田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莆田市稻谷总产量19.8万吨,比上年减少0.6万吨,下降2.9%。统计显示,今年莆田市稻谷播种面积47.4万亩,比上年减少2.9万亩,下降5.7%,导致总产量减少1.2万吨。

据分析,由于建设用地及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造成水源缺乏,无法满足水稻生产需求。大洋乡孝池村由于项目建设穿越山洞,造成自然水源断流,中稻无法种植,部分耕地撂荒或种植其它作物。

今年,全市种植经济作物效益相对较高,部分水田被调整种植蔬菜、苗圃经济作物,农田流转晚冬季每亩收益达600~650元左右。由于早稻插秧时莆田遇到干旱,致使部分早稻种植延后,成熟期拖后,晚稻种植顺延,部分水田改种其它作物。同时,受野猪、麻雀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也导致今年中晚稻播种面积减少。

另据调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使得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般来说,种植水稻一亩季需用8~10工作日,收成约1200元,扣除种子、农药、机耕、排灌、扦秧、收割等费用800元,每亩收益400元左右,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家中剩下老人妇孺,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无力种田,部分耕地出现撂荒。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