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焦作试验”证明财政透明是可为的
生育危机
□读者反馈
网友说话
县长被渣土车撞伤首先是“人的受伤”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试验”证明财政透明是可为的

 

N赵勇

在呼吁政府财政公开、“三公”公开日益高涨的今天,河南焦作市十多年前就做到财政全透明。日前,焦作市财政局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签下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行财政公开的重头戏——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12月27日《新京报》)

焦作领跑全国的财政公开,示范意义不可小视,在别的地方还在为政府预算是否属“国家机密”争论或为“三公消费”公布犹豫时,该市十多年前就做到财政透明。

以下细节可佐证焦作的透明财政:焦作市委公开的项目包括:今年车辆交通费35万元、业务招待费3万元、领导办公电话费3万元等。官员工资也很透明,以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为例,在财政局官网就能查到他的工资单:职务工资1410元,级别工资1387元,国家津贴40元,工作津贴1200元,生活补贴1640元,住房公积金738元,所得税39.76元,应发5677元,实发工资4899.24元……

去年,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公示财政支出的每一笔明细账,连买几瓶矿泉水都公布,被称为“全裸乡政府”。虽然焦作的财政公开程度还不能公布每一笔明细账,但并不表示其推行财政公开的力度比不上白庙乡。作为地级市,焦作的难度远高于乡政府。更大的区别在于,白庙乡的“全裸”已举步维艰,而焦作坚持了十年。

与白庙乡政府有着强烈个人色彩的“全裸”相比,焦作稳步推进,不仅设计细密,而且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等外部监督。正是这些机制变革带来的保障,让焦作的财政公开突破阻力。

改革不能仅凭主要领导的拍案而起,更取决于机制创新的智慧。焦作看似没有“全裸”的酣畅淋漓,但展示了财政信息公开的可行性,而且证明一点:财政公开,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官员群体愿不愿、为不为的问题。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