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鞋先量“脚三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1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工业时代下的“另类小作坊”
做鞋先量“脚三围”

想要鞋合脚,三围要量好
一个做鞋底,一个做鞋面,“他们俩从不吵架,一吵鞋就做不成了”
一天到晚,他们就这样锤锤打打
 

N栏目主持 李帅 肖春道 实习生 鲍林玲

“人的脚各有不同,也分高、矮、胖、瘦,过来,把脚踩上来……”说着,王以建师傅蹲下身,拿过来一张白纸板,让顾客踩在纸板上,他用铅笔画出脚的形状,拿出一根长细绳,量了脚的长度和足底到脚背的高度。老王今年47岁,在福州沁园支路经营着一家夫妻小店,给人量脚定做皮鞋。

老王的鞋店很简陋,来定做皮鞋很多都是回头客,其中不少是特殊人群,有的人脚特别扁平,有的脚背隆起凸出,有的两脚不一般大,还有些女的脚特别大,往往在商场看中了某一款女鞋,也买不到大号码的。在老王的小店,这些麻烦就不存在了,手工做鞋28年,除了鞋子舒服,这些特殊顾客的需求也支撑着小店的生存。

经常来店里做鞋的老顾客说,小店能走到今天,也因为店里有个“超稳定的结构”,妻子做鞋面,老公做鞋底,离了谁都不行,“他们俩从不吵架,要是吵架,鞋就做不成咯。”

腼腆的老王告诉主持人,他的这份姻缘也是因为做鞋。1986年,他在鞋厂当学徒,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女方在厂里做鞋面,他做鞋底,一来二往,两人有了感情。

后来,两人一起离厂,在仓山开了一家夫妻小店。老王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仓山一带学校多,好多老师、教授来店里定做皮鞋。当年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有的老师穿着老王做的鞋到了国外,老外一直对这位老师的皮鞋感兴趣,就问:“你这鞋什么牌子的?”这位老师说:“没牌子,手工定做的。”在场的几个老外立即肃然起敬。

然而,旧日的火红行业,已经大不如前,手工做鞋店一家接一家地倒闭。老王曾经也收过几个徒弟,可是都走了,他们觉得这样的行当太累了,一天到晚就坐在那锤锤打打,太枯燥了。现在,老王和他的妻子,每天就在那个简陋又拥挤的小店里做鞋,享受着那一份默契,安安静静地敲打着。

感谢福州施先生打本报热线提供线索,奖70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