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法晚 京华
本报讯 美国财政部27日发表报告说,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46元,创汇改以来新高。截至28日,按照中间价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在2011年已经升值超4.63%。
中国贸易顺差下降
美国财政部在这份半年度报告中指出,自中国去年6月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中国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定义。
报告指出,从去年6月到今年12月16日的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7.5%。考虑到通胀因素,由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人民币对美元已实际升值近12%。
报告强调,考虑到人民币自去年6月以来的升值状况,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下降,以及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和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作出的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美国财政部认为中国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标准。
公布时间推迟两月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每半年要向国会提交一次有关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涉及美国的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欧元区、英国、巴西、加拿大等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约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三。
这是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公布的第六份汇率报告,此前5份汇率报告也均表示没有发现有贸易伙伴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此次汇率报告本应于10月15日公布,但被美国财政部一直推迟至今。由于目前美国国会正值休假期,有分析人士认为财政部或有意选择此时公布。
美参议院曾在10月11日通过了一项被视为主要针对人民币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近日,人民币一改本月中旬“十二连跌”的势头,迅速上扬,令许多市场投资人士始料未及。年末人民币重拾强势升值之势。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46元,连续两日创汇改以来新高。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2元,而前次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新高日期为11月4日,报6.3165元。
业内专家认为,在日本当局将购买中国国债以及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正式实施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人民币汇率阶段性的贬值预期或已过去。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将越来越强,汇率的走势并不好预测。
□观点
中美应跨越汇率之争
新华国际时评指出,人民币汇率近年来一直是中美分歧的一个重要议题,时而还会转至政治、选举层面,令这一经贸问题过度政治化,不仅劳神伤财,对两国经贸也有弊无利。
在人民币汇率上,中国的政策、措施和方向都是明确的,效应也是明显的。与6年多前汇改启动前相比,人民币迄今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22%。美国副财长布雷纳德不久前也说,如果计入通胀等因素,过去5年多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近40%。而同期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相应缩小。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症结所在,一味要求人民币升值其实于事无补。
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民币汇率,乃至人民币的国际化,都是长期的、渐进的。大起大落,一蹴而就,都不现实,也是有害的。鉴此,就应该跨过人民币汇率问题,更务实、有效地着眼并探索拓展中美和国际经贸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