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晚
昨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饮食安全报告》。
报告显示,80.4%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安全感”,绝大多数(91.3%)的受访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同时,报告里面提到了消费者最不放心的是熟肉制品,其次是膨化及油炸食品、鲜肉、乳制品和蔬菜。
同时,受访者还认为生产加工、检疫检验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这三大系统是食品安全潜在风险最大的环节。
熟肉制品消费者最不放心
调查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80.4%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安全感”。食品安全状况已严重动摇消费者的信心。
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事件,过半数的受访者不满意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尽管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控,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2011年的食品安全状况比2010年更糟。同时,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监控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熟肉制品、膨化及油炸食品、鲜肉、乳制品、蔬菜是中国消费者最不放心的五种食品。有一半多的受访者对熟肉制品最不放心,在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这也是唯一一个有50%以上受访者认为不放心的品种。
分析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之所以老百姓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对食品没有“安全感”,是因为随着媒体的曝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上演。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视,而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餐桌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人询问吃的这些菜、鱼、肉都是从哪里来的。
风险环节生产加工最担心
实际上,在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对加工过程等环节的不信任也反映到了受访者的选择上,64%的受访者认为生产加工环节最让人不放心,其次是检疫检验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及食品风险监测和预警等。
记者从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发现,熟肉制品、膨化及油炸食品、鲜肉、乳制品这四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因素比较大,因此受访者不放心其中的加工过程。
近七成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
对于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政府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六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
最后,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行业自律以及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等措施则排在后面。
分析 律师邱宝昌认为,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加大“违法成本”,比如像国外那样设立惩罚性赔偿,甚至吊销执照,永远逐出市场。
“最重要的是监管。”陆杰华认为,除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外,落实规定与监管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现在出现的一些非法添加剂或随意添加等,这些其实完全可以由政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