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综合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宣布,应王岐山副总理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将于1月10日至11日访华。有分析称盖特纳此行可能提及各国协调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一事。
另据报道,欧盟官员5日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欧盟成员国已就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达成一致。
盖特纳10日抵京或将含蓄提制裁
据报道,盖特纳将于10日抵达北京会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并于11日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围绕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开放政策等展开对话。12日,盖特纳将赴日本访问,在东京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及财务相安住淳就日美经济等问题展开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盖特纳在访华会谈期间将会提及各国协调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一事。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东问题专家李伟建示,美国明白,在没有得到中国同意的情况下,“很难编织一张全球制裁伊朗的大网”,但盖特纳访华时不会直截了当地提出希望中国不买伊朗石油,最多只会含蓄地提及此事。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4日已在例行发布会上表达了“反对一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他国家实施单边制裁”的立场。在李伟建看来,这可能是中国外交部先把态度透露出来,让美国人知难而退的一种方式。
针对制裁伊朗石油欧盟还在讨论
有媒体4日援引“欧盟外交官”的话报道称,欧盟成员国已就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原则上达成一致。
记者5日电话采访了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的发言人迈克尔·曼恩,核实此事。但曼恩说:“这不是事实,我们仍在就进一步制裁伊朗的可能性进行讨论。我们希望在将于本月底召开的欧盟外长会上就此达成一致。”
当天,记者还就欧盟如果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可能产生的影响采访了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主任约瑟夫·詹宁。他认为,即使欧盟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对于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实质效果,反而会推高油价,对希腊等重债国应对债务危机的努力产生不利影响。
另据报道,伊朗外长萨利希5日在会见到访的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时表示,伊朗已准备好就伊核问题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恢复核谈判。萨利希认为,“土耳其是举办此次谈判的最佳地点”。
美以将举行迄今最大规模军演
而以色列军方5日晚说,将与美国举行代号为“严峻挑战12”的例行联合导弹防御演习。
法新社援引以军方一份书面回复报道:“演习包含抽象、模拟事件和实地训练,不是对真实世界事件的反应。”
以方没有说明演习具体时间。以色列媒体报道,演习可能于今春举行,将是两国迄今最大规模演习。
去年下半年,伊朗和以色列口水仗不断升级。以色列称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增加,伊朗则以射程覆盖以色列的“流星—3”型导弹为筹码回应。上月24日开始,伊朗海军在伊南部海域举行为期10天、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多次发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警告。据外媒6日报道,伊朗将在今年2月再次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报道援引伊朗海上革命卫队将领法达维的话称,新的军演将会和以前“不同”,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观察美欧伊三方都在试探底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东问题专家李伟建表示,欧盟、美国和伊朗都在大打政治牌,试探对方底线的同时也都留有后路。
李伟建认为,美国近来一直针对伊朗,除了有奥巴马政府针对国内政治需要,不希望在共和党以伊朗问题为武器攻击自己的情况下失分的原因以外,也有希望国际社会重新聚焦伊核问题的考量,毕竟在中东地区,伊朗是目前旗帜最鲜明的反美国家。
在李伟建看来,欧盟要达成对伊朗石油禁运共识的“基础和立场都非常脆弱”。在目前的形势下,欧盟一方面要配合美国摆出制裁的姿态,试探伊朗的底线,一方面又因为自身脆弱的经济而不希望制裁推高油价,重申愿意恢复和伊朗的谈判。因此,“伊朗和欧盟根本没有走到要摊牌的那一步”。
李伟建表示,就目前而言,美国所编织的制裁大网效果很有限,而在没有得到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同意的情况下,伊朗的石油仍旧有一些出口方向。
李伟建认为,伊朗虽然态度强硬,但通过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访问伊朗以及和欧盟恢复谈判给自己留下了两条后路,而且伊朗近来没有在核武器问题这一“最核心问题”上挑战美国和欧洲,“说明伊朗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不能碰触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