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每日经济新闻 中新网
本报讯 五年一度的金融工作会议,作为金融业的“风向标”,被市场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为期两天的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已于昨日在北京召开。与之前三次不同,如今中国的金融业正面临国内外较为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这“三化”的进一步推进,是市场普遍较为关注的议题。
会议突出十大议题
根据相关报道,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议题由之前国务院部署的15项重大金融课题,调整为10大议题,分别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明确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和约束机制、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等课题。
“稳中求进”下追求市场化进步
“这次会议既要着眼于当前,又不能够仅仅着眼于当前。议题的核心应该是‘三化’,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鲁政委认为,目前“三化”已经不得不推进。从内部来看,银行存款一直增长乏力,长期下去对银行流动性有影响;并且,目前央行的数量调控政策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而利率工具,在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央行没有盯住的目标汇率,达不到资金配置的效果。同时,西方国家也一直向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施压,汇率自由化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
据悉,与以往相比,由于临近新一届中央政府换届,即将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是稳中求进,推出的重大改革不会太多,特别是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议题。更多的是承前启后,总结过去数年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多位金融专家分析认为,本次会议宣告本届政府安全着陆的意味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