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福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102只熊猫活在半根“牙签”上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02只熊猫活在半根“牙签”上
这件寿山石微雕作品,被称为“世界奇葩”,它的作者陈忠森,用普通的刻笔,雕出多件“国宝”
陈忠森的刻刀很普通,就是这些圆形铁笔
看微雕肉眼是无法看清的,必须借助高达45倍的放大镜
真正的大师级微雕作品,只有一粒米大小
陈忠森老人平时不苟言笑,即使在展现他的微雕作品——寿山石微雕《论语二十篇》时,依旧淡定
 

N本报记者 李进 王浩志 文/图

本报讯 在半根牙签大小的寿山石上,布满了许许多多的小黑点,用高倍放大镜一看,记者不禁叹为观止,这些小黑点竟变成102只栩栩如生的熊猫。这个名为“百只熊猫乐园图”的寿山石微雕作品,出自陈忠森之手。今年已70岁的陈忠森是寿山石微雕和缩刻碑帖的创始人,生于福建长乐,他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作国宝收藏。

微雕作品曾让大师启功惊叹

1999年,陈忠森的《百只熊猫乐园图》,在美国世界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金鹅奖”赛中,从19个国家的1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唯一的“特别金奖”。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当年见之也惊为天人之作,欣然提笔赞曰:“陈忠森铁笔,巨若碑额,线如蚊脚,游刃纵横技进正未艾也。”

近日,记者在福州见到了陈老和他的作品,他的微雕作品《兰亭序》和《论语二十篇》,指甲盖大小的寿山石上都刻有数百上千个字。在高倍放大镜下,陈老刻写的行书,不仅个个字迹清晰,而且苍凉古朴、气韵清高。真正是一石一世界,纤尘见端倪。这也正是陈忠森的微雕艺术不仅蜚声国内,也征服了外国人的地方。英国威尔士女市长曾赞叹,陈忠森的作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艺术领域的奇葩。

修炼数十年“意刻”成绝活

观看了陈老的微雕作品,记者脑子里冒出了大大的问号:他究竟是借助什么工具进行雕刻,是否一手拿着显微镜,一手拿着刻刀进行创作?“除了一支雕刻笔,什么都不需要!”陈老淡定地说。随后,他拿起一支普普通通的雕刻笔现场表演。只见他提气凝神,须臾之间,便在方寸大小的寿山石上刻下了一行小字。陈老说:“刀下的字,就刻在我的心里。”

这正是微雕的最高境界“意刻”,也叫“心刻”,这是心灵与艺术的对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陈忠森说,微雕除了精细的工艺手法之外,真正能创作出微雕艺术品还需要深厚的书画和篆刻功底,并且最重要的是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潜心修炼。

陈忠森的微雕作品之所以出类拔萃,关键就在于他浑厚的书、画、音乐的底蕴,使他不但能在微雕中表现真、草、隶、篆,人物,山水,花鸟乃至彩墨抽象画,所刻的字,点、划、间架结构极其精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