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建芳 阮韵晨 练仁福 薛辉 包华
本报讯 昨日上午,十届省政协委员们陆续抵榕报到。今日上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将举行开幕式。昨日记者从省政协获悉,截至昨日傍晚,省政协提案组已收到委员提案500多件,其中许多关注的是民生话题。今起,本报将对委员的民生提案进行重点报道,欢迎广大市民参与互动。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
通过人事任免事项
本报讯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9日在福州举行。会议宣布,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将于12日在福州召开。
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春兰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美香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锦贵、马潞生、张广敏出席会议。副省长陈桦、省法院院长马新岚、省检察院检察长倪英达列席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贺信、贺国强同志在闽考察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
因工作变动或任职年龄原因,会议决定免去郁成的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职务,免去游劝荣的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免去黄建兴的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免去张用惠的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免去黄常谔、梁模的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职务,免去陈伦的省监察厅厅长职务,免去黄德安的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鉴于任职年龄原因,会议通过决定,接受赵氵岂辞去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的请求,接受黄建兴、黄常谔、梁模辞去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报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备案。
十届省政协常委会 第十八次会议举行
9日下午,十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福州举行。省政协主席梁绮萍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省政协副主席张燮飞、李祖可、叶家松、李川、叶继革、郑兰荪、郭振家、邓力平出席会议。
会上,姜信治作有关人事事项的说明;张燮飞作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执行主席日程安排调整事项、选举办法(草案)和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的说明。
会议经过酝酿协商,通过了关于同意叶家松同志辞去政协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秘书长职务的决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和秘书长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决定将建议人选名单提交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委员增补名单;通过了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执行主席日程安排。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和选举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交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审议。 (福建日报)
两会互动
首日500人留“心声”
本报讯 “您好!省两会就要开幕了,希望你们能把我的这条建议带给代表、委员……”昨日,本报2012省两会互动平台正式开通,四种互动方式与读者、网友沟通。开通首日,五百多位读者来电参与,表达对本次两会的期待与关切,并希望本报记者能将他们的建议带给代表、委员。
市民董女士的小孩今年刚刚上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她希望代表、委员能多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促进我省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化。
网友“百乐王子”是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他表示,希望全社会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扶持,希望更多的机制保障他们创业,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针对读者、网友们的部分问题,昨日抵榕参会的部分政协委员做出回应。
建议公共场所增设自动售票机
读者蔡先生:今年的春运已经开始了,虽说已有了电话、网络购票的方式,但我们还是感觉这买票很不方便。希望火车站售票的形式能够更多一些,比如能否在市区也设立一些动车自动取售票机。
省政协委员刘卫平: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减轻车站和城市交通的压力,节约旅客的时间,完全可以在商场、银行、手机店、公交汽车站、酒店、宾馆增设动车自动售票机。
增加女性蹲位解决女士“如厕难”
网友“海鸥”:节假日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最令女同胞们头疼的就是如厕问题了,相较男厕,女厕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希望政府未来规划建设厕所时能“男女有别”。
省政协委员甘端蓉:目前,大部分公共场所的厕所,男厕厕位加上小便器就多于女厕厕位,而男性对厕所的需求实际上远不如女性,不少地方常常出现男厕空空荡荡、女厕大排长龙的尴尬“景观”。这主要是大部分男女公厕的蹲位比例不合理造成的。要想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应借鉴其他城市的好经验。严格贯彻执行好《福建省城市公厕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建公厕提高男女蹲位比例,增加女性蹲位数量。新建独立式公厕和附属式公厕厕位男女比例至少提升为1∶1.5至1∶2。此外,探讨在公众场合推行男女通用厕所,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
两会焦点
今年政协会议提案提交首日,校车安全成为关注大热点;省农工党提交提案:
建议将校车纳入公共服务
本报讯 “希望校车问题引起省委省政府的关注。”昨日,农工党福建省委参政议政部部长黄国先告诉记者,今年两会期间省农工党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校车安全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校车”成为今年省两会的一大热词。记者了解到,除了省农工党提交的校车安全提案外,还有不少委员提案都将目光投向校车问题,为我省校车安全管理建言献策。
【调研】深入剖析安全“难点”
黄国先说,调研发现,我省校车安全管理存在着四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校车车况差、车型杂,缺乏营运规范。目前大量校车是社会车辆,司机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在运营中违章驾驶、缺乏责任意识等现象突出。二是部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配套设施缺失,农村道路路窄、坡陡、弯急,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防护墩、隔离桩等设施缺乏,安全通行条件不佳。三是交通安全监管机制没有形成,学校、家长、学生、运营者
四方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在一些地方,校车管理职责分工还不够明确。四是地方政府对校车运营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私车”盛行。由于有些地方对正规运营企业承揽校车的限制较多,企业运营校车成本较高,按成本定价则家长难以承担,定价低则企业无法生存,于是,一些个体户越过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直接成为校车承运的“主力军”。
【建议】将校车纳入政府公共服务
省农工党建议,将校车体系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目标,从根本上杜绝校车安全隐患,政府主导校车运营,以政府埋单的形式,为学校购买足够的标准校车。同时,实行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税费减费等方式,鼓励我省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鼓励学校及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运输单位配备安全等级高的专用校车。
对于民营校车,省农工党还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油补等形式给予相应补贴,使民营用户得到实惠,避免民营主将校车成本转嫁到家长头上。
李滨委员则建议,明确校车的优先通行权,允许校车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
【回应】校车安全工程已列入我省“为民办实事”
昨日记者获悉,省委省政府日前研究决定,今年将继续为民办50项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校车安全工程列入其中。据悉,我省将分三年把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现在的非专用校车逐步更换为国标校车,其中2012年将更换1238辆。每更换一辆国标校车,将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目前具体的补助标准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