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钊
本报讯 今年春运,火车票全面实行实名制,近期不少返乡民工向本报反映,部分往西南方向的车次,窗口排队买不到票,但是有黄牛声称可帮忙订到这些车次不同日期的火车票,但要加价。记者走访发现,黄牛已经摒弃重复排队获得车票的办法,转而变成网络、电话抢票代理,收取代理费,而且不能保证有票。
交钱并留下身份证信息 票贩子帮你代购票
往年黄牛重复排队、多次购票,把热门车票留在手中的方式在火车票实名制后已经不能实现,但随着铁道部大规模实现网上售票和电话订票,网上抢票、电话订票等方式,也逐渐成为票贩子获取车票的途径之一。
对于电话订票和网络订票,一些农民工表示不懂上网或不知怎么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旅客需要的热门车次,窗口基本买不到票,不少旅客不得不向票代求助。选择代购的民工告诉记者,代购费从50元至300元不等。
从重庆来福州务工的莫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上周在火车站连续排队3天都没能买上回去的车票。第三次排队购票无望后,碰到了一名票贩子。对方告诉莫先生,留下身份证号、返乡日期、车次、席别等信息,先付车票的钱,两天内拿票,拿票要追加代办费用。或许可以拿到票,但是不完全保证。急于返乡的莫先生最终选择了这种购票方式,前天,他已经顺利拿到了车票,但比票面价贵了200元。
记者体验 电话订票成功率最高
和往常一样,昨日上午10:00,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记者准时开抢火车票。9:55,12306购票网站都能顺利打开,10:00,记者试图点击购票时,系统当即显示“当前访问用户过多,无法登录”。此后,记者又在多个时段尝试登录该网站,一直显示访问用户过多,无法登录。
而在网络抢票的同时,记者也拨打95105105订票电话,但订票电话一直无法接通。记者一直按重拨键,10:20,记者第一次打通火车站订票电话。根据语音提示选择订购的种类,在选择按照车次订票还是按照到发站订票后,电话订票语音系统提示:对不起,系统正忙,请稍后重试。
记者在系统多次提示繁忙后,无奈放弃了这次电话重新拨打。10:40,记者再次打进了订票电话,这次记者根据提示语音,顺利地选择了合适的车次、乘车日期,并且成功订到自己想要的车票。
昨天,记者也尝试在代售窗口和火车站窗口购票,记者要求购买的从福州到湖北或者安徽的列车多数只有站票,而部分到四川或者重庆的列车,被告知无票。
教你一招
算准时间错峰购买
10:00—11:00,订票电话最难拨通
要想成功买到票,市民需要自己算好放票时间。目前福州火车站网络购票、电话购票都可以买12天后的票(含当天)。假如市民20日要出行,那么9日上午10:00可以最早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订购车票。多数算准时间的人会在9日上午10:00抢购20日火车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电话打入,必然会造成通信拥堵,无法接通。
昨天上午记者从10:00到10:20一直不停地拨打订购电话才打通一次,假如半分钟打一次,记者至少拨打了40次,电话确实难打通。但是相对于网络订票一直无法登录,以及登录后无法提交订单情况,电话订票明显更靠谱。昨天中午,12:00—14:00期间,记者尝试几次就可以打通订票电话。此时卧铺可能都被抢购完,但是硬座基本上还是能够买到。建议电话订票的市民,可以错过最难拨通的10:00—11:00,此段时间以外,95105105还是比较容易接通。
误上“钓鱼网站”几千元打水漂
N本报记者 侯希辰 通讯员 雷国忠
本报讯 今年春运,铁道部推出网上预售火车票,许多旅客都选择这种新的购票途径,但不少假冒代购火车票网站冒了出来骗人钱财。昨天,就有一名90后美女到福州鼓山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一家“火车票网”骗走了3000多元。
90后美女小张告诉民警,大前天,她上网搜索了火车票网上预订,跳出来一堆订票电话和网站,小张拨通了其中号码为950131335××××的订票热线。
“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子,他自称是铁路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说电话无法订票,要上铁路专门的预售网站去买票。”接着,这名男子给了小张一个“火车票网”的网站地址。小张就登录了这个“火车票网”,见网站做得很正规,不仅有站点查询等,还标明“正规渠道真票保证,真票保证,假一罚十。无票全额退款,若无票全额原渠道退款”等承诺,便按照网站界面指示操作,一次订购了9张从南京返程回福州的动车票,共3279元人民币。随后小张按照网站上的提示,将这些钱汇到一个个人银行账户上。
随后,小张反复拨打那部订票热线,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对此,铁路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铁路互联网售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www.12306.cn)是唯一销售渠道。
轻信“老乡”内部购票被骗万余元
N本报记者 江方方 通讯员 林九珍 何昌明
本报讯 轻信“老乡”内部购买火车票,结果被骗1.4万余元。昨天,发觉被骗的湖南籍女工李某急忙来到邵武市公安局水北派出所报案。昨日上午10时许,外来工李某到邵武市火车站购买回老家的火车票,正当她为排队苦恼之际,一名自称是她老乡的黑衣男子走了过来,并声称这几天去娄底的票买不到了。随后,另外一名灰衣男过来与黑衣男及李某搭话,指着旁边的一名女子说,她弟弟能从铁路内部买到票,不过要加点钱。于是女子打电话叫来其“弟弟”,其“弟弟”自称小陈。
小陈先假装带其“姐姐”去购票,并要求“姐姐”把包包留下让李某等人看管。过了5分钟左右,小陈和其“姐姐”买到票出来了。李某信以为真,急着要跟小陈去安检,将包包留下给其他两男子等人看管,跟着小陈去安检。走了一会儿,小陈却说购票要实名制,问李某身份证带来没有。李某一想身份证在包里呢,她急忙返回去取身份证,可发现帮她看管包包的三人都不见了,她再转回去找小陈,结果也不见了踪影。李某包内有其丈夫的银行卡、一条金项链、现金等计1.4万余元,银行卡上的钱已被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