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福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火帝庙成废墟谁干的!?
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一项目上榜
摩托撞死老伯 警方8小时破案
5家医药企业 行贿被曝光
我省将制定校车效能标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帝庙成废墟谁干的!?
位于福州于山,鼓楼区文体局去年就下发停止拆迁通知,并规划保护,昨日却突然被拆,连所在地块的业主单位都不知情
曾经的火帝庙,现在已成一片废墟
被拆前的火帝庙
从废墟中找出的精美木雕刻,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最有历史价值的石柱也躺在废墟中,每根重达千斤,附近居民苦无良策保护它
 

N本报记者 李熙慧/文 毛朝青/图

本报讯 73岁的阮道明站在福州于山脚下的火帝庙废墟前,看到倒塌的石柱、破损的木雕,心疼地流下了眼泪。“中午之前,火帝庙还是完整的,才二三十分钟,就变成了废墟。”阮老先生说,中午12点左右,负责这一地块的拆迁人员,没有提前通知,就开来一辆勾机,不一会儿就把房子推倒。更让老先生难过的是,不少人开始疯抢废墟中那些精美的木雕,周围的居民见状,纷纷上前制止,并拨打了本报968111新闻热线报料。

附近居民:废墟也要保护

住在太平巷的陈先生是个热心人,昨日下午他向本报报料火帝庙被拆一事。记者来到新权路坐落在于山脚下的这块空地上,附近一些居民正在废墟中寻找较为完整的石雕、木雕,准备保护起来。

在废墟中,记者看到几根巨大的石柱,高约四五米,下面垫着雕花的青石柱础,直径40多厘米,上面用楷书刻有“帝正位乎离长扶帝力,神盛德在火广被神庥”、“曰火曰灾民居永奠,斯飞斯帝庙貌常新”,对仗工整富有内涵,可以看出这里曾是供奉火神的庙宇。

陈先生找到了一块“喜鹊登梅”的木雕,拿起来说:“你看,木雕都这么精美,拆掉太可惜了。”阮道明老先生说,一些木雕他们能捡拾保护,但是石柱又大又重,一根就有500多公斤,需要大型机械才能搬出来。

业主单位:要拆我们早拆了

2011年3月30日,本报在A12版报道过火帝庙将要拆迁的新闻,当时火帝庙的后殿被拆除,但热心市民不断呼吁,剩下的建筑物被保留下来。

阮道明说,1月3日,也就是一周前,一些文史、民俗专家还专程来到火帝庙,对这里现存的文物进行了认定。专家们认为,火帝庙是福州现存唯一的火神信仰遗址,庙内的石柱楹联、窗花和墙头雕塑都有历史价值。专家们还建议,应当在原址修复该庙。“正当我们准备和业主单位协和医院沟通时,这里突然就被拆掉了。”阮先生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协和医院,得知此处的征地拆迁,医院已委托鼓楼区拆迁办负责,相关负责人说:“要拆我们早就拆了。”因为附近有居民未搬迁,他们并没有打算拆掉火帝庙。据现场群众说,实施拆迁的是鼓楼区拆迁办,但院方表示,因为没有得到消息,所以并不知道是谁拆的。

鼓楼区文体局:当务之急是救文物

记者了解到,火帝庙所处的地块,是协和医院心血管大楼建设用地,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古城墙遗址、火帝庙等相继被发现。“以前火帝庙被旅馆包在里面,拆迁后才露出真容。”陈先生说,一露出火帝庙之后,附近居民一直呼吁保护。

陈先生拨打鼓楼区文体局电话,告知工作人员现场被拆的情况。记者随后也联系了鼓楼区文体局局长蒋允奎,他刚刚接到工作人员的汇报,觉得很可惜。

蒋局长说,去年,他们就告知协和医院暂停拆迁,下发《关于暂停于山脚火帝庙拆迁》的函,并上报文物局,要求建设单位对这块地提交保护方案。“这里是福州于山风景区重点保护区。”蒋局长说,太平巷就在白塔脚下,白塔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设计方案是要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才能建设。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石柱妥善保护。”蒋局长说,他将联系三坊七巷、于山风景区、福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先保护石柱,再追究相关责任。

□相关链接

火帝庙:火帝庙坐落在南门兜新权路于山脚下,协和医院左边巷弄中,占地面积1.14亩。

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始建于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福州房子以前多为木头所建,俗称“柴栏厝”,一家失火,殃及四邻。百姓为求平安在南门建起火神庙,请来火神,祈求免受火灾之困。自宋以降,历元、明、清、民国各代,代有重修,历代以来,这里香火旺盛。清末,福州民间救火队就设在这里。

火帝庙四处风火墙,粉墙青瓦,石木结构。面阔三间,前后二进,有戏台、南北樵楼,大殿进深五柱,庙前仍保留当年古榕一棵。因各种原因,迄今仅留下大庙骨架、石柱等古迹,大殿四根柱联刻有“帝正位乎离长扶帝力,神盛德在火广被神庥”等楹联,十分珍贵。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