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他点亮3000盲人的生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9岁那年,他是村里的算命先生;45岁这年,他已是我省盲协主席,这26年间,他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盲人们的导师
他点亮3000盲人的生活

王永澄在教授学生推拿
 

N本报记者 侯希辰 朱敏敏 肖春道 文/图

推荐理由:一个原本是需要别人帮助的盲人,用感恩的心坚守爱心传递的承诺,帮助3000多名盲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创业之路,他培训的盲人学员遍布全省。“让更多的盲人体会社会的关爱,让更多的盲人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正如王永澄在他的《我是盲人》诗中所写:哪怕是一颗流星,也要将自己全部燃烧,照亮长夜的一瞬间!这或许就是王永澄的阳光情结,他借此冲出漫漫长夜,让阳光照进盲人心间。

从算命先生到按摩学生 他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19岁,本是踌躇满志的年纪,而王永澄的19岁,只是一场噩梦。1985年,王永澄高中毕业,找到了工作正准备大展拳脚。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他告别了光明。“刚开始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我一度还想轻生。”王永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不愿意多谈这场意外的细节,只是连连叹气,“那种苦涩说不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

王永澄是家中的长兄,上有卧病在床的父亲,下有正在上学的弟妹。为了生计,他拜师学艺,当起了家乡——福建宁化的“算命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海伦·凯勒的故事,受到了启发,决定以学习盲文为突破口,寻找自己的未来。1989年,王永澄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在她的帮助下,王永澄自学盲文,并考上了河南盲人按摩学校。靠着每个月100元的生活费,他坚持了数年。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从按摩师到“王医生” 他用行动赢得认可

1995年,在三明残联的帮助下,王永澄创办了三明市第一家盲人中医推拿保健所。一间简陋的门店,成了他创业的开端,就在这个脱衣服还得躺着才能脱掉的狭小店面里,王永澄启航了。

当时盲人按摩这行当,并不被人所接受,同行们的冷眼和讥笑让王永澄难受了一阵子。为了改变大家的看法,每个星期,王永澄都带着同伴给大伙义诊,推广宣传。从一开始的门可罗雀,到后来患者不请自来,王永澄仿佛经历的是一次全身心的洗礼。不久,他先后开办了两间诊所。

“那时我们承诺,困难群众免费推拿治疗,养老院、福利院上门服务。”王永澄说,“为患者排除病痛,他们喊我‘王医生’。”第一次听到这三个字,他激动万分,自己的行动终于得到了赞誉和认可。这时,一些企业高薪聘请他当按摩师,但他有自己的想法:用一技之长来带动盲人兄弟和残疾朋友共闯一片天地。

从慈善家到盲人导师 他的徒弟遍布全省

1996年,王永澄担任三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培训教师和门诊医师,几年间,他先后给盲人开设多期的技能培训,为盲人提供就业机会,并在全省范围内开设多家盲人中医推拿保健所。王永澄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他已经是福建盲人获得保健按摩最高资格的技师。

2005年以来,他四处募集资金180余万元,全部用于盲人技能培训,免费培训2600余人次。如今,他的学员遍布全省。眼瞅着一批批徒弟成家立业,王永澄打心底里开心。

“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好心人的帮助。”深知这点的王永澄热衷于回报社会。每年节假日和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节等日子,在社区、学校、工厂、军营、干休所,都能见到王永澄和盲人按摩师们开展的义诊活动。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组织了全省220多名盲人按摩师开展“为汶川灾区献爱心”按摩义诊活动,捐出一天劳动所得,筹集善款2.8万元。此后的甘肃玉树地震、福建省特大暴雨,他都带头捐款,组织义诊。

2008年,王永澄当选福建省盲人协会主席,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让王永澄印象深刻的是尤溪的盲人陈仕良先生。王永澄回忆说,第一次见到陈仕良时,他的父亲请王永澄收下陈仕良当徒弟。原来陈仕良一家有4个残疾人,生活拮据,而他本人个子矮小,脊柱侧弯,其父希望孩子以后能自己养活自己。“刚来当学徒时,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学习非常刻苦”,王永澄说,有了一技之长,几年后,陈仕良自己开了两家盲人中医推拿店,赚了钱,还成了家。王永澄想向所有盲人朋友说:“当生活向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它会向你打开另一扇门。我们的双手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地,回报曾经帮助我们的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