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牛工资”与集体自肥零风险
“拼娘”
□读者反馈
网友说话
“食品安全问题炮制论”实质是“手电筒思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牛工资”与集体自肥零风险

 

N赵勇

2010年12月,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被曝人均年薪近30万元,舆论大哗,时称“最牛工资”事件,该中心主任当时称网帖中的工资表早已作废。近日,国家审计署披露审计报告显示,该中心2009年和2010年人均工资达32.76万元和30.57万元。被曝光至今,该中心未出现人事变动,仅把其主任从市财政领取的2万元收回。(1月11日《京华时报》)

当时舆论强烈质疑,只是苦无证据,事情不了了之。一年多后,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证实了此事。此外,审计报告还特意提到该中心将本为国有资产的443.69万元“自有物业”租金收入私分殆尽,令此事的严重程度,较“最牛工资”又提高了一级。尽管如此,处理结果仅是把该中心主任从市财政领取的两万元薪水收回——权力集体自肥之零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该中心虽为经费自筹类事业单位,但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权力机构,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按照不超过2%的固定比例从政府物业租金收入中计提的业务费、维修费以及“自有物业”收入。很明显,如果没有管理国有资产的行政职能,他们不可能如此旱涝保收,富得流油。

类似事件,我们看过不少,尴尬的是,这些丑闻曝光后,却鲜见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这等行径无疑涉嫌贪污或侵占国有资产,但最后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负责人位子照坐。相关部门对权力集体自肥的宽容,令人惊叹。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利益均沾的权力集体自肥已成贪腐新品种,当事人屡屡打出“集体决策”这个挡箭牌,于是,收益无穷大,风险几乎等于零。

如果监管部门继续宽容、纵容,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继续绵软无力,权力集体自肥将不断坐大,终至成贪腐“安全港”。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