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时间轴,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迷于速度而非刻度,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靠近中心却远离了内心……
福州有群“外滩人”,他们用融侨外滩独特的节拍告诉你:
再忙碌,别把日子丢了。会生活,才是真正成功。
你看你的陈奕迅我玩我的老爷车
2011年的最后一晚,尖叫属于陈奕迅,2012年的最新一天,福州进入“融侨外滩”时间。融侨外滩邀你,看一场老爷车展,品一出细水长流。
新年伊始,笔者早早来到了融侨外滩,这是福州近年来强势崛起的一块文化地盘,说地盘并不恰当,确切说是个楼盘,商业色彩之外,偏偏文化氛围分外独特。在筹划了哈雷机车首次登陆、“70、80、90时代秀”等多场成功的文化活动之后,新年融侨外滩“首秀”依然别具匠心——福州首场老爷车展。
10点不到,现场人气爆棚,几辆老爷车一字摆开,令观者顿生置身老上海十里洋场的错落之感。而热闹的人潮中,一位叫威子(化名)的男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辆就是大名鼎鼎的甲壳虫,是著名的‘美人车’,其实应该叫它独裁者之车,它最初的设计图就是出自希特勒之手……”
“波兰华沙又称领导车,邓小平国庆大阅兵时坐的就是这个。”
每每有观众细看展板,或驻足某辆车前,威子都会主动上前,如数家珍地讲起老爷车的故事。然而他举手投足间的“派头”,说是工作人员又有点名不副实。
“你是车展的负责人吧?”笔者忍不住发问。
“啊?”威子愣了几秒,笑着说,“我是融侨外滩人,义务帮忙的。”
威子口中的融侨外滩人,指的就是融侨外滩的业主,原来,他自己就是个古董车收藏爱好者,听说有几辆著名的老爷车会来福州,他很有共鸣,还特地起了个大早来“巡场”。“福州玩车的人不多,圈子也小,看看能不能在车展上结识点同好。”威子说。
圈层之外,威子是个都市新贵。
这一点毋庸置疑,买南江滨首屈一指的楼盘,穿定制的西装开兰博基尼。而更引人侧目的,看上去才三十出头的他,玩古董车已近十年,私家车库中老爷车多达5辆,在全国跑车圈中也小有薄名。对于时下风行的“富二代”说法,威子从不讳言,他说,富足的经济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父辈的积累,则帮助他们以更高的眼界去思索和定位人生。
当经过一辆原产1963年的奔驰S级轿车时,威子驻足许久,“还是喜欢这款,电影《暗战II》开场林熙蕾就是坐这车,真帅。”随后,他压低了几分声音,“比这还早一代,我也有一辆!”能和周杰伦收藏同一款车,纵然刻意低调,威子扔掩不住小得意。
“贵”亦求精给生活加一勺文化味
《新周刊》曾提出“给我生活,地方随便”,看上去挺美,做起来挺难。而在融侨外滩人看来,决定生活的,不是地方,而是品位。
老爷车收藏,在国内尚属一种潮流之外的“另类”。除了贵,价值也有待商榷。
“别看‘老爷’们不实用了,一问价格吓死人,顶级老爷车可以换一架波音707。”威子的报价令人咋舌,因此朋友总问,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收藏点时尚又实用的跑车呢?
“贵亦求精,其实收藏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在我看来,越老的越有价值。”威子一言蔽之,就如新款跑车,隔年就会褪色,而历经沧桑的老爷车,则褪色成了另一种潮流——复古。
圈层之内,威子是个文化人。
“光绪二十六年,慈禧66岁寿辰,袁世凯花一万两白银给老佛爷进贡了一辆奔驰车……老佛爷还命令司机跪着开。”威子讲起了中国人的第一辆车,典出《秦中旧事》,“老爷车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更重大些,它们的兴衰,见证了东方文化的式微和由此展开的西方文化倾销。”子承父业的威子,谈生意之余,偶尔也会回大学逛逛,他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感兴趣,对老爷车的喜好也源于此。
在他看来,“老爷车展,其实是一次文明的回顾,汽车文明走过了百年征程,文化就在历史的深处。”而这也昭示融侨外滩人一贯的态度和主张——品位、文化、深度。
不知聊起什么,话题突兀地转向陈奕迅,据说这是福州岁末最“潮”的话题。对于“潮”的评语,威子自有一番解读,在他看来,听陈奕迅演唱会是一种潮,足够福州回味一阵子,“但没有时间的积淀,新鲜感很容易过去。而老爷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符号,更让人怀念老福州的繁华。”或许就如威子说的,对于已经走出三坊七巷,却仍留恋世家繁华的老福州来说,古董车比陈奕迅,更多了几分韵味。
在老爷车的外场,乐队开始演唱披头士的《yesterday》,神情慵懒的车模摆着罗马假日的造型,串联着上海滩、烟斗、猫王,以及旁边的一些奇特文化。融侨外滩时间11点,还抱怨生活缺乏诗意吗?那么,加一勺文化味吧。
生活在江滨成功者的人生哲学
我们往往认可这样的态度:成功学应该由成功人士来传授。从这角度而言,融侨外滩人已具备了足够的资历来讲授成功者的生活哲学,其关键词为打拼和享受。
威子是“外滩人”的投影之一,那么,大众认知中的“外滩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有钱有名,经常打飞的奔波于全国发展市场,但挤时间也爱参与我们的文化活动,他们中有名主播,有书画家,有教授,有大企业老板,多为第一代创富者,也不乏子承父业的后继者……”
这是置业顾问口中的融侨外滩人,职业林林总总,身份却有一个共性——我们常说的成功者。然而,现实中的他们,远非人们想象中那般,手执黑色公文包,出入司机开道的格式化脸谱。
“叫我老王吧,”车展外场,笔者迎面遇上融侨外滩一期的几位业主。其中,手执DV的老王刚从北京一书画展回来,别看他乐呵呵没点架子,在全国书法界都算得上重量级的人物,光在展会上,就被认出过好几回。
“王哥潮得很”,一旁的刘姓业主告诉笔者,他们常常发起登山、户外游等活动,老王往往充当着发起者的角色,据介绍,他们最近的计划是组个车队到西藏转一圈。“大伙搞了几部好车,有适合的路段还可以跑跑拉力赛。”
“现在,我已经把生活节拍慢下来了,尽量少接电话,多陪家人,抽空在咱江滨跑跑步,和融侨外滩的朋友们组织下活动。”老王话锋一转,谈起了他的生活哲学,没干什么也能让一干老友特别羡慕,“都说我太奢侈了,确实,奢侈的不是钱,是时间。”
当老一辈外滩人渐渐放慢脚步,开始品味生活,新生代的外滩人仍在努力为事业打拼,他们中,有筹划将中餐馆开遍美国的华侨;有隧道业知名的年轻领袖;有在国企打拼的中生代CEO……不少业主一见面,惊喜地发现未来的邻居竟还是生意场上的伙伴。据说就在前不久融侨外滩的时代秀晚宴上,两位业主签下了近一千万的大单。
如此这般的创富故事,一再在江滨上演。
“我在国内外都有房产,会选择在融侨外滩居住,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的生活圈,很多邻居都是有着共同话题和经历的人,商机多,人情也多。”刘姓业主的话为这次的碰撞画上了句号,也留给笔者更多的思索……所谓圈层,或许早在选择居所之初便已形成。
生活在江滨,品味更高处。
融侨外滩2011年全年热销40亿,2012年全新起航,190~300平方米摩天江景奢宅全球预约中
VIP880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