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搜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搜书
——海都一季度好书榜
 

N特派记者 宋晖

本报讯 继推出2011年海都好书榜之后,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来了。这个春节前的书会被业界定义成“一年书业的风向标”,当然不能不去。本报记者在书会上也特意为读者搜罗好书,以下10本书,虽不能代表2012年,仅是凭海都文化周刊编辑记者的喜好,但我们却的确想拥有它们,度过一年中最长的假期。

《封面中国2》李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这是李辉的第二部《封面中国》,副题是: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集中叙述1946年至1952年之间的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的中国人物,包括毛泽东、蒋介石、陈立夫、吴国桢等。

这6年,堪为20世纪中国一个最令人眼花缭乱、也最惊心动魄的历史阶段。李辉以几位历史风云人物为轴,借《时代》报道的细节,还原出一个又一个当年画面,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

《渴望之书》[加拿大]莱昂纳德·科恩/著 孔亚雷北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莱昂纳德·科恩几乎无所不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民谣运动传奇人物,诗人、小说家、民谣歌手、创作人,影响了其后一大批名声赫赫的音乐人。与鲍勃·迪伦并称,而其文学造诣更被普遍认为远高于后者。1968年获得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而他却个性地拒绝领奖。

《渴望之书》出版发行于2006年,是科恩时隔二十多年后首次出版的诗集。此次首度引进国内,还收有大量科恩本人亲笔绘制的插画。

《花冠病毒》毕淑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毕淑敏一直不紧不慢地写小说,这一本只是她的第五本小说,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这本小说更被冠以“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

毕淑敏因有抗击非典的一线采访经历才有了这本带有悬疑色彩的小说,毕淑敏说,“不知多少次在梦中看到病毒,那么真切那么鲜艳,仿佛可以触摸到它们卷曲的边缘和瑰丽的颗粒。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人们该学会与病毒的和平相处。”故事讲述20NN年一种可怕的瘟疫病毒——“花冠”突然来袭,人类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与病毒血战的故事。

《日月》安意如/著湖南文学出版社

作家安意如的《日月》是用4年行走西藏的情感加经验积累写就的。她说,“《日月》远胜于我所有成名的书。”

之所以选择仓央嘉措作为书中符号,她称,仓央嘉措是不可解的,仓央嘉措的名字和诗文是藏族的,不只是一个情圣、情僧而已,他是信仰之王、是修行人,从他身上看到了现代人的孤独感和对情感的屈从,“现代人没有归宿感和责任感,《日月》的初衷是解除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焦虑感”。

《高华历史笔记》高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上月底刚刚去世的历史学家高华留下的著作并不多,在内地出版的历史著作更只有寥寥数本。但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高华遗著《高华历史笔记》正式推出,却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本。

28万字,第一部分为《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第二部分为《断裂与延续》,收有《如何认识毛泽东时代?》等4篇文章;第三部分为《历史叙事的技艺与观念》;第四部分为《在海峡的那一边》,收录有《近距离感受“台岛心态”》等6篇文章;第五部分为《读书有感》。据介绍,按原先计划,他将为该书写一个后记,但最后永远空缺了。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特雷弗·诺顿/著 朱机/译 科学出版社

这是讲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涉及人体、医学的人在自己身上做的实验:升上万米高空,潜下最深海沟;给自己注射患恶性病患者的血液;吞下血吸虫……他们一次次将自己的肉身推入未知的险境,却欣然而往,冷静记录,甚至为结果而雀跃。他们不是“疯狂科学家”,是一群曾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的人。

一位生物学家说:“如果你不会在自己身上做这个实验,就不要拿别人来做。”本书中的这些人无疑彻底贯彻了这一理念,用鲜血甚至生命书写了这一系列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从舒伯特到斯坦·盖茨、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菅止戈男……这一次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我们谈的是音乐。

虽只有十篇,却篇篇内容丰满。村上为他的读者们精选音乐史上11人的名曲,用练达精致的文章满怀感情地娓娓道来。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汪洁/著 新星出版社

这是本很有趣的书。上部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的坎坷历史,绝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巨星纷纷谢幕之后,超级巨星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震惊,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后半部,更精彩,故事更神奇,真相更惊人:作者将细致地剖析时空的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景,了解整个宇宙的终极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最后看一看当下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万物理论。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长期以来的思想结晶。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归纳为八种,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对八种思潮的介绍和阐释,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探知中国的未来。

《资本主义万恶吗?》(英)宾厄姆/著 王晓鹏/译 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人类在有记载的历史,一万两千年以来,没有哪个时代像资本主义时代来临以后大面积解决贫穷问题,解决吃饭问题,资本主义是恶的吗?

在这样一个问题意识下开始它的论述。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研究主义的很重要的学者,他的观点偏向自由用意。但这本书的启发就在于,很多事物有它我们不怎么喜欢看的那一面,但是我们讨厌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换一个角度去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