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山里的校车实践
7000多条意见激辩校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里的校车实践
辽宁宽甸县12辆车接送12个乡镇5000学生,配备3年从未发生事故
宽甸校车,在山路运行3年未出事故
 

N央视

核心提示:随着校车问题成为舆论热点,浙江德清的校车实践渐渐广为公众所知。实际上,有一个比德清穷得多的东北边境县辽宁宽甸县,早在2008年就开始运行校车。三年里,这个县用12辆校车完成了10多个乡镇5000多名学生的接送任务,而且,三年来从未出过事故。

鸭绿江边的小村庄,一个人的校车车站

清晨6点多,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鸭绿江边,一个名叫浑江村的小村庄,三年级的小学生张永楠在妈妈的陪伴下出门了,从他的家到学校有57公里的路程。不过,妈妈只需要把他送到路口就可以了,因为接下来,会有校车来接他去上学。浑江村居住很分散,这个路口里就只住着张永楠一家人,这是他一个人的车站。

不一会儿,校车准时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在这个东北边境的小县城,每天清晨都有许多家长像这样把孩子交托给校车,然后目送它在山道上走远。

这样的黄色校车在宽甸一共有12辆。三年前,它们开始出现在蜿蜒的山路上。它们每天凌晨4点多出发,奔赴不同的线路,在散落在山路边的一个个站点将孩子们一一接上车。接孩子的行程超过100公里,时间需要3个小时。8点上课铃响之前,校车满载着孩子准时开进学校。

车祸、辍学……宽甸县2008年决定上马正规校车

宽甸县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是辽宁省面积最大的县,全县22个乡镇大多是山区,村庄非常分散。

宽甸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是2005年随着全县并校的启动开始出现的。中心校建了宿舍,对路远的学生采用寄宿制,但即便每周接送一次,对家长来说仍然很困难,不少学生甚至因此辍学。

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学校校长温贵才说,张永楠所在的浑江村,初一入学到初三毕业,每学期都会有学生因交通问题辍学。

在没通校车之前,家长们用摩托、农用车等形形色色的工具接送孩子。2007年发生了三名学生在上学路上死亡的事件,其中一人是家长骑摩托车遭遇事故,两人是乘农用车上学和吉普车相撞。

血的教训让宽甸县感到必须马上设法解决上学安全问题。宽甸县县委书记耿玉礓2008年时正担任宽甸县县长,他拍板决定立即为学校配置校车。

宽甸县在全省算是比较贫困的县。2008年,年财政收入只有4个亿,基本上只能保吃饭、保机关运转。但是,县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尤联合说,如果真想做一件事儿,大家勒勒腰带,挤一挤,还是能做到的。2008年,宽甸县迈出了第一步,由财政全额出资,先给完成了并校的12个乡镇配备正规的校车。

宽甸找到丹东本地一家客车生产厂家定做校车,每辆车18万元。当时我国还没有校车安全标准,厂家做的校车其实只是在普通客车的基础上,外形加上了标志,车体做了些能想到的改装,如考虑到孩子身高问题,踏板、坐椅降低10厘米,坐椅上加拉环、安全带等。

智力激荡出的校车运营方案:政府出钱并监管,专业公司运营

教育局、交通局、财政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门一起讨论,设计出了自己的校车运行方案:

校车交给当地民营运输企业——东运集团来运行管理,公司专门成立一个叫做校车安全办公室的部门,负责车辆运营,政府承担一切费用并承担监督和管理责任。财政把钱拨到教育局,教育局直接把钱拨到东运公司,这些钱用于支付司机工资、买油、修车等。

宽甸县由于财力有限,给出的费用只能保障校车运转,不能让公司盈利,但东运公司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东运集团校车安全办公室主任杨永彬说,虽然这个项目不能为公司盈利,但是给公司带来了口碑。

校车司机除了在技术和年龄上严格要求,还必须已经为人父母

宽甸山多坡陡,路面也比较窄,在这样的路况下,要保证校车安全,宽甸县认为司机的作用至关重要。宽甸校车司机是面向全社会招聘,应聘者必须获得大客车驾驶资格3年以上,无重大责任事故记录,身体健康。此外,还要求性格稳重,家庭和睦,年龄在40到60岁之间。最特别的一条是,司机还必须已经为人父母。

东运公司校车安全办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按制度,校车超载1人也绝不允许,速度不得超过60公里,车上安装有GPS定位监控装置,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每辆车的位置和速度。除了严禁超载超速,对校车司机的其他规定也格外严格,司机如果违反规定轻则罚款、重则直接辞退,校车运转三年中辞退过两名司机。

除了对司机的要求,对车况的检测是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司机每天出发前,中午和收车时要做三次自检,每两天必须开到公司地检台做一次地检。

学校方面,则负责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教育。据记者的随车观察,学生们乘车时大多数注意事项都做到了,但基本没有人系安全带,相比硬件的配备,观念意识的培育,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12辆车如何能接送12个乡镇的5000多名学生?宽甸政府部门为此又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方案:学校不固定在周末放学,而是12个中心校轮流放假,校车则分成两组,六车为一组,今天为一个乡镇接送孩子,明天则赶赴另一个乡镇接送孩子。

一叶知秋

本期主持 谢秋莲

羞煞谁

不少地方还在争论校车高标准可不可行?财政出不出得起校车购置和运营监管资金?3年过渡期是不是太短?如果说,已经广为人知的德清校车经验因为其财政相对富裕,还不足以说明只要有心,政府就能解决校车问题,那辽宁宽甸的校车实践,则足以推翻所谓专业校车超前、财政资金不足、农村校车司机难找、农村无法通行校车等所有借口。

宽甸实践,并不尽善尽美,但它用努力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愿意做的。只要有心,少买几辆公车、少几次无谓的考察,校车的钱就可以挤出来了;只要有心,没钱买几十辆校车,我们可以少买一点,政府统筹安排,几个学校可以共用校车,家长和学生们也能接受轮流放假的独特方案;只要有心,就能制定出科学的用车和监管制度;只要有心,非专业校车也能……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