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会吃会玩懂得“宅”春节好身体好心情
关节疼痛晨僵当心强直性脊柱炎
怎样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过大年·节日病
会吃会玩懂得“宅”春节好身体好心情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吴志

外出远游、狂饮海吃、暴饮暴食、熬夜玩乐……

每年春节长假过后,都有不少人患上“节日病”,在初七上班到来之时出现烦躁不安、肠胃不适、精神倦怠等问题,严重的甚至腹痛、失眠。

预防节后出现倦怠症,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节日期间的饮食起居,做到健康、绿色放假。

长假后——尽早给肠胃洗澡

每次长假过后,胃肠科消化系统疾病、妇科泌尿系统疾病、神经内科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率要比平时高出30%左右。平时比较忙碌的上班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由于地域温差、水土不服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经常昼夜颠倒、彻夜狂欢,以至于正常的生活规律和生物钟被打乱。此外,生冷海鲜、凉菜冷菜、冷饮饮料等,以及夜间通宵玩乐时穿少受凉,因感冒、着凉等,引起腹泻、肠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更是成为“主流”。

对此,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蔡文卓副主任医师提醒说,长假后期,人们除利用各种方式调整心态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进食,多喝粥,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给节后不堪重负的肠胃尽早“洗个澡”。另外,多喝点清补的老火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选用排骨、鸡、鸽子做主料,任意搭配,在节后的时间里喝上几次,给自己的肠胃减减火气和湿气。豆制品、乳类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亦能有效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老没劲——上班可吃山楂片

长假期间,少不了亲朋好友聚会,也少不了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偷偷地进行对比,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混得好而产生心理落差。有的大龄青年男女面对家人“询问”,更是容易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此外,当假期过去后,大部分人再次走进办公室,往往会发现自己提不起工作的兴趣,坐在办公桌前却不想工作,头昏脑涨,还不停地打哈欠,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总觉得很疲倦,心情也很烦躁。心理上的压抑,有的还会导致生理上的病痛,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全身乏力、腹胀、心悸、胸闷等症状。为了缓解这种状况,许多人开始借助喝浓茶、咖啡提神醒脑,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明显感觉自己身体不适,还是有必要到医院做健康检测,确诊是否有疾病发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护师李琦介绍说,这主要是由于上班族要从放假时晚睡晚起到重新进入工作状态,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情绪低落、烦躁、工作效率下降。如果不加防范,这种现象甚至可能持续折腾好几周。

专家提醒市民,若发现有这样的状态,要注意保持心态平静,克服懒惰和恐惧,将自己的心理转到积极的状态中。尽快恢复正常作息,早睡早起,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适当地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这些办法都可以减轻“节日心理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同时,静心思考重回工作状态,安排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过程,及时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掌握自我治疗的处方。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可以随之离开身体。如果情况很严重,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小剂量药物,以改善情绪。

第七日——宅在家里缓冲下

在经历了近一周的狂欢后,许多人不得不重新回归规律的生活和繁忙的职场。蔡文卓副主任医师建议说,长假的第七天,不妨呆在家中当“宅男宅女”,给身体一个健康“缓冲带”,尽量将自己的睡眠和生物钟慢慢调整过来。

亲情交流、健身、读书等更多的“第七日”度假方式,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身心俱疲。在家中,多开窗通风,保持自然室温,湿度50%至60%为宜,也可试试熬醋熏蒸或用过氧乙酸消毒。不要整个假期的衣服堆积如山一起洗,应当勤换洗衣物,卫生整洁是对自己最好的上班礼物。

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缓解疲劳。洗澡水温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让人倍感疲劳;沐浴露不宜涂抹过多,以免刺激皮肤,产生瘙痒。多尝试冷水洗脸,冷水洗脸醒脑精神好。晚上洗个热水脚,能改善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保温和助眠的功效,泡脚的时间最好掌握在半小时左右。难以入睡时,可以考虑在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牛奶。

还有,连续几天放假,让许多人变得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加重,加上饮食失控、睡眠时间明显增长,进而导致心情烦躁。对此,应积极主动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在长假结束前做个SPA或身体局部的按摩也是不错的“恢复”身心选择。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