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社区文明了大福州才更宜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社区文明了大福州才更宜居
周末,读者、网友、听众参与“一起为省会文明加把力”互动的热情不减;海都报、海都网、996海都阳光调频,收到了不少曝光社区不文明现象的短信、微博,也收到了很多表扬社区文明人文明事的线索
这几天福州阴雨连绵,一些志愿者主动清扫街道的雨水
台江济南桥,有居民往内河里倒马桶
桂山新村一些住户在小区里养鸡,非常不卫生
仓山某小区,有市民用铁架占车位
 

N本报记者 赵杨 黄孔瑜 文/图

关注理由平时在小区碰到邻居,您有没有迎上前、打声招呼?开车回家,小区里没有车位,您的车是不是随意塞在路边?家里刀具、电器等危险物,有没有放在安全的地方?……创建文明不能停步,本周末,读者、网友、听众参与“一起为省会文明加把力”互动的热情不减,提供了不少线索,其中有不少曝光社区不文明行为的,也有不少表扬社区文明人、文明事的。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缩影,近几年,福州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明新风吹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不少市民提议,在福州,不文明的人、事毕竟是少数,“一起为省会文明加把力”系列报道也应该多报道文明现象,引导市民。

今起,海都报、海都网、996海都阳光调频除了“晾晒晾晒”福州街头的不文明现象,还将寻找城市里的文明音符。今天的“文明人文明事”板块,我们说说社区里的文明人文明事。

文明人文明事

善·家有难处,找“老爸”服务队

在福州鼓西街道后县社区,有个知名的“老爸”服务队。谁家的电器坏了,或者家具有毛病,只要一个电话,“老爸”服务队的志愿者就会很快赶到。这个服务队原名“爱心之音”,已经为居民们服务了8年,由于服务队里80多名队员的平均年龄已经63岁了,因此志愿服务队被居民们亲切地叫做“老爸”服务队。

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是“爱心之音”志愿服务队的办公室。每天上午,3名“爱心巡视员”在这里接听居民热线,提供心理咨询,联系义工,为有需求的家庭解忧。8年过去了,志愿队从最初的19名退休党员发展到现在的80多名志愿者,“家有难处,找‘老爸’”成了后县社区居民的“流行语”。

在福州,有志愿服务队的社区还有很多,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地为居民服务,劝导不文明行为、为陌生人义务指路、义务代管“两车”……志愿者的热情感动了周围的人,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也在一天天壮大。

乐·家门前自弹自唱,文化活动多

听闽剧、看折子戏,于山老人活动中心的戏台上,老人们自弹自唱,怡然自得。文化活动多了,大家更愿意走出家门,这是近几年福州不少社区的缩影,“家门口有了文化家园,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没办法赴会了”。

除了活动,社区里的文化设施也更加完善。家住福州乐天泉社区的居民孙坤英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邀上同小区的朋友们,一起到社区图书室看书看报。乐天泉社区的图书室有60平方米,洁净明亮,各类图书按内容分门别类。昨日,记者走进图书室时,一名居民正捧着报纸用福州话给大家读报。这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内一些老人眼睛不好,读报不方便,他就读给他们听,时间一长,邻里间的距离拉近不少。

情·“百家宴”开席,邻里是一家

24张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晋安区康城小区广场上热闹非凡,4座501室业主端出一碗红烧猪肉,1座504室的业主端出一碗芹菜小鲍鱼汤,2座106室业主周先生请大家尝尝他做的剁椒鱼头……

这是一场小区厨艺评比,也是一场邻里盛宴,随着一阵鞭炮声,“百家宴”开席,居民们边吃边聊天,还纷纷端起碗筷、四处“串桌”。居民们说,虽然住进了商品房,但他们感觉到了过去住四合院才有的温馨。

孝·他拄着双拐,为母亲按摩

家住福州鼓东街道的居民黄孝顺自小残疾,靠双拐行走,却自强不息,不仅生活自理,还十年如一日照顾95岁的老母亲。2010年4月,黄孝顺的母亲林依姆安详地走了,年过六旬的老黄哭得像个孩子。

据了解,这些年,老黄母子要靠低保金生活,但老黄还是千方百计给母亲补充营养。10年前,林依姆出门不幸遭遇车祸,受伤痊愈后,依姆的腰背腿脚经常疼痛。老黄为此在背地里流了好几次眼泪,恨自己没能照顾好母亲。一天偶然从广播中听到给老人按摩保健,对腰腿疼痛有效,他觉得不错,就每天收听节目,用所学的按摩手法,为母亲舒缓病痛。坚持按摩了几年,母亲的腰背腿脚还真好了不少。

前几年的冬天,福州特别冷,母亲腰腿疼得睡不着觉,老黄打算给母亲试试“拔火罐”,又怕自己操作不好,便从街坊那拿了一些空玻璃瓶,先在自己身上试验,直到双腿被烫得起泡,鲜血直流,老黄才摸到门道。

征令集

12日起,本报联手海都网、996海都阳光调频,共同推出“一起为省会文明加把力——巩固和提升福州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系列报道,开通了“报、网、广播立体式互动曝光平台”。

第一阶段,我们请您曝光十大不文明行为,并在报纸、网络、广播上“晾晒晾晒”;假如您发现身边的文明好事,也可告诉我们,我们也将在本报的系列报道以及海都网的专题页面上展示。互动平台将保持每天更新,向福州街头的不文明“宣战”,也号召大家向文明人文明事学习。下一阶段,我们还将请您议议如何杜绝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文明是习惯,不文明也是“习惯”,如何让不良习惯变成好习惯,还需每位市民共同努力。

您可以拨打968111,给我们说说您遇到或者您身边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您也可以登录海都网(http://www.nhaidu.com/),在专题页面留言;您还可以拍下文明或不文明行为的照片,编写#十大不文明#,并加上您要批评或表扬的行为,通过新浪或腾讯微博@海峡都市报。

曝光不文明

这两天,读者、网友、听众曝光的不文明行为,不少发生在社区里,我们从中选出了几条有代表性的;这些不文明行为,是否也破坏了您所在社区的文明氛围?

①“小区门口,你赌博他围观”

“小区门前,不少人聚众赌博,影响很不好”,昨日,一位家住南平东路高尔夫花园小区的居民向本报反映,小区外一些商铺门前,常常有人打牌赌钱。

昨日,记者赶到该小区,虽然还下着雨,但小区外一些商铺门前,不少等活的工人们因为空闲,在路边打起了扑克,三四个人围成一圈,或站或坐,兴致很浓,各自面前摆放着零钞。除了打牌的人,还有不少人围观。小区里不少居民抱怨,这些打牌、围观的人闹哄哄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也破坏了小区的文明形象。

②社区里,小广告如牛皮癣

家住福州晋安区五里亭附近的一位居民,向本报反映,他住的小区,电梯间被人贴满了“开锁”、“搬家”、“充煤气”的小广告,一些小广告也塞进了他家,让他非常烦恼。

一位家住金山的居民也反映,他所在小区里,不仅有用纸贴在墙上的小广告,还有直接用黑色油墨印刷在墙上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清理难度更大。此外,不少住户的邮箱里也被塞满了各式的小广告,很多重要的信件无法放进去,不能及时送到住户手里,差点耽误了正事。

③小区绿化带成“停车场”

随着福州市民拥有的小车增多,小区里的车位一天比一天紧张,不少业主为了方便,要不直接把车开上了绿化带,要不就把车停在小区门口。东街派出所的民警告诉记者,平时他们接到报警,不少是因为车主乱停车,导致其他车辆无法正常通行造成的。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区,也发现,由于车辆乱停放,一些小区的草坪被车轮反复碾压,已露出黄土。“草坪是用于美化小区环境的,不能放任乱停车”,市民林先生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保护好小区的绿化带。

④小区空地成了养鸡场

家住福州灵响路灵响小区的住户昨日向本报反映,最近有业主把楼道里的空间改造成了菜地,影响了卫生。而在晋安区桂山新村小区,一些业主不顾忌他人的感受,竟然在小区里的空地上养起了鸡鸭,导致邻里之间颇为不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