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熙慧 黄孔瑜 文/图
本报讯 “这是从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带回来的照片,福州的资料上都没有。”昨日上午,83岁的老福州陈兆奋老人来到本报,专程提供了一张有关台江青年会百年前奠基的老照片。照片右下角,还能看到奠基石碑,现在也仍然在。
陈老先生说,这份材料收藏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内。他的父亲、哥哥和自己都曾在这里读书,对青年会有深深的情结,这么多年来一直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照片上,青年会刚刚建成低层的墙基和窗户,一群身穿白色礼服、头戴礼帽的绅士整齐地坐在墙基前。
“奠基的石碑上写着‘为服务也非以役人’,意思是教育大家学会本领要为社会服务。”陈兆奋说。照片下方的英文说明里显示,这是1914年仲夏,省长许世英来为青年会奠基的照片,距今已有98年了。
记者随陈老先生来到位于解放大桥桥头的青年会,在一侧的墙角上,找到了这块奠基石,和照片上的位置一模一样,紧邻着的还有个青年会的石头徽章,刻着“德育、体育、智育”。陈兆奋老先生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类似的徽章说,这也是他的校徽。青年会本是一个国际性社团,1932年,福州的青年会演变为福州私立青年会职业学校,他就在里头读书。
据悉,台江青年会是爱国华侨黄乃裳在孙中山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资助下建立的,罗斯福当时刚获得诺贝尔奖,把12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给了青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