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董家罗汉金钗齐聚南后街
精美石头会说“画”
有车遭遇重复收费 没车也要交停车费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都别记》作者董执谊的30名曾孙辈,龙年春节将回到董家祖宅
董家罗汉金钗齐聚南后街

董执谊的两个曾孙辈在祖宅贴上自撰的春联,引来不少人围观
 

N栏目主持 吕蕴岚 肖春道

17日是腊月二十四,在中华民俗里重要的一天,北方称为“过小年”,福州称为“祭灶”。从这天起,福州人家开始更换春联,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了。17日下午,福州南后街“董执谊故居”前,一群人架起梯子,清洗大门,张贴春联,手书的大红春联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拍照。

文教传家,亲情和睦

董执谊,清光绪年间举人,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修订、刊行了《闽都别记》,此书成为福建乡土文学的瑰宝,他的故居位于南后街西侧162号,主座“贞吉居”的牌匾为清内阁大学士、末代帝师陈宝琛所提,是南后街上的一处重要古迹。南后街改造后,董家是唯一留下的住户,后人仍然尽力保留着祖宅的原貌。

17日下午,董执谊的曾孙董瑜先生在故居门前组织子侄更换春联。董瑜先生说,到他这一代是董家这一支的第五代,“我这一代,董家是‘十八罗汉十二金钗’,就是有18个兄弟12个姐妹,各自成家后散在各地”。

董瑜先生说,董家后人遵循古训,诗书传家,兄弟姐妹都相处和睦,非常重视家族荣誉和血肉亲情,“无论兄弟姐妹是在省外,还是在海外,回到福州都一定会回到祖宅看一看;今年春节的年夜饭,大家也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在祖宅团聚过年”。

原创春联,成一处景观

“春风化雨,振铎两岸;秋水生云,成梦双峰”,横批“桃李芬芳”。

今年董家祖宅主座“贞吉居”和副座“董执谊故居”贴上了两副春联。这是董瑜的亲兄长、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原副所长董琨先生撰写,董瑜先生执笔的。

董瑜先生说,上联说的是董氏支祖董炳章毕生推动两岸教育事业的事迹,“木铎”典出《论语》,是教师的别称,下联说的是董执谊的事迹,《闽都别记》又名《双峰梦》。“受先人影响,董家从事教育事业的子孙极多。”董瑜先生说,以他这一房为例,父母以及6个子女都是人民教师,他本人也从教30余年,一家人曾被福州市政府评为“优秀教育世家”。

副座“董执谊故居”的春联为“同气连枝,难舍八节四时手足情;克念作圣,喜闻三坊七巷诗书香”,横批“国盛家乐”。董瑜先生介绍说,这副对联宣扬家族和睦,兄弟手足情深,“克念作圣”语出《千字文》,意为修身,战胜自己为贤达,再能成就他人方为圣人。每年“祭灶”,董家后人都会回到故居换春联,“一定是原创的、手书的”,董瑜先生说起自家兄弟姐妹的才华,流露出骄傲。

贴上大红春联,董执谊故居的大门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陈瑞霖对主持人说,他走了一圈南后街,就觉得这个“门”雅致有味道,白墙木门,贴着大红春联,大门两边种着石榴树和三角梅,门口还摆着写书人的雕塑,透出浓浓的文化味。董瑜和几位董家后人乐呵呵地说,自家的这两扇木门是真正的古董,已有上百年历史。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