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王浩志 林海峰 马海涛 文/图 实习生 游丽萍 1月18日晚发自江西南城县
福州的“家”
初见吴应龙,是在福州盖山他的“家”里。不足12平方米的出租房,被分割成“两房一厅”。除了一台二手市场淘来的电视和两张铁架床,再也找不出任何像样的家具。房子是20多年前的,连日阴雨让木门木窗都散发着霉味。
唯一能看出“年味”的,就是床边堆的几个编织袋,里面塞满了给家人买的干货。还有8岁的女儿吴佳琪,从放假开始,就嚷嚷着要回家:“家里有我的朋友,这边的同学都不爱跟我玩!”
今年过年,吴应龙有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老家南城县上塘镇上买套房子。为了这个计划,他宁可住在这种许多人都看不上的出租屋里。因为便宜,一个月才100块钱。
途中
17日上午,一家四口跟着“返乡铁骑”出发了。他们要连续骑行500多公里。家里备好了饭,就等着小年夜一起吃饭。
记者再次见到8岁的吴佳琪,是在闽侯竹岐路段。她被“寄”在老乡蒋庆丰的摩托车上,穿了两件羽绒服,小脸蛋还是被吹得通红通红,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吴应龙则带着老婆李丽华,老婆抱着2岁半的儿子吴佳锋,骑另一辆车。“等今年买了房,不用再紧巴巴攒钱了。明年希望能坐汽车走。”这是这位善良的女人,一路上最大的愿望。
吃饭的时候,她一个劲给一儿一女夹菜,完了还得逼着喝姜茶:“不喝冻死你们两个!”吴应龙倒是心疼老婆:“一天下来,她吃的还没女儿多。”
23:00,吴应龙一家和老乡终于到了南城县城。吴应龙自己的家,是30年前的砖木平房,早就败坏得没法住了。因此,每年春节,老妈都留在福州做钟点工,吴应龙陪着老婆孩子,回家看岳父岳母。这个38岁的男人,为此耿耿于怀,于是下定决心:咬着牙也得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城关到上塘镇,23公里。没想到,吴应龙迷路了。
“好久不回来。”吴应龙有点不好意思,只好给大舅子打电话问路,随后一路疾驰,冲进村里。
江西的“家”
离家还有二三十米,吴佳琪就开始喊:“妹妹!妹妹!”吴应龙大舅子的女儿,去年暑假到福州玩,跟吴佳琪天天泡在一起,所以感情特别好。外婆冲到门口,满脸是笑,嘴里还得装着数落:“你妹睡着了,小声点!”吴佳琪才不管,一步跨过门槛,三两步冲到房间,一把抱起妹妹,“我回来啦!”
这是一个只比福州出租房稍微强一点的房子,吴应龙跟岳父寒暄着路上的经历,李丽华早就被嫂子喊到一旁,询问怎么这么迟才回来。
正说着话,一阵“噼里啪啦”响,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原来是哥哥放鞭炮了。这是当地的风俗,亲人回家,放炮凑凑热闹。
临近年关,一家子总算聚齐了。
昨日下午4点,吴应龙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说,打算今天就去镇上的商品房看看,价格早打听过了,三室一厅,均价1000元,“如果合适,春节期间就定下来”。
大年初七,这一家子又得再次出发去福州。住的还是100块钱一个月的破房子,但那时他们也许会坦然很多,毕竟,有了新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