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文 王浩志 马海涛/图
本报讯 1月26日,大年初四,连城县宣河乡培田古村落内,58岁的村民吴庶在自家厅堂赶制龙灯。游龙是当地独特的客家风俗。该村已经五六年没有游龙,因为今年是龙年,该村又恢复了扎龙灯游龙的风俗。
今年刚好轮到吴庶家扎龙头。龙头是龙灯的灵魂,能否扎出活灵活现的龙头至关重要,为此吴庶一家特别重视,喊来弟弟、外甥一起赶制。一个龙头2米长,要两三个人忙活,一直到正月十二才能制作好。
吴庶说,元宵节龙灯就要参加巡游,龙灯通常都有上百米,最长可达千米,由两米左右一节组成的龙身,每节由一两个人扛举,数百节连成长龙,在巨大龙头的带领下,鼓乐开道,浩浩荡荡地穿梭在街头、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