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别报道/气象
3上一版
 
“蓝水海军”出国门远洋护航
2011年全球气温为有记录以来第九高
阴雨天气阴冷天
今天上班首日八闽雨雾相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水海军”出国门远洋护航
打击海盗已超三载,被护船舶全部安全,中国负起大国责任
在圆满完成护航任务后,中国海军第八批护航编队﹃温州﹄舰、﹃马鞍山﹄舰、﹃千岛湖﹄舰于去年八月二十八日返回军港
 

N法制晚报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批护航舰队从海南三亚起航,拉开了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的大幕。时至今日,来自中国的远洋卫士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已超过三年。

护航三年来,中国海军先后派出10批25艘次舰船、22架直升机和8400余名官兵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截至11日,海军护航兵力共完成409批4411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成功接护被海盗释放船舶8艘,解救遭海盗追击船舶29次40艘,百分之百保证了被护船舶和人员安全。

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回顾这三年亚丁湾护航取得的成果,我们看到,一支强大的、能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国家利益的中国海军正在向我们走来。

【外媒】中国海军深入远洋

外媒在谈论亚丁湾护航行动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说法是——远赴亚丁湾护航,是中国海军自明代郑和航海以来首次大规模远洋行动。

美国《华盛顿邮报》以《郑和归来?中国海军正在行动》为题评论说,这次中国海军的行动说明中国已准备好用实力保护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各种利益。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军舰驶向亚丁湾,对北京和其他一些关注全球的政府来说,是世界海军史上的新纪元。这是5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首次驶出领海保护国家利益,这是中国政策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外媒之所以评论,与其说是历史情结发作,不如说是看到了中国发展“蓝水海军”的又一信号。

其实,中国海军在此之前也有很多远航经验,包括环球航行。但此次的远洋护航任务和单纯的海上训练航行、环球航行、友好访问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要在陌生海域承担某种程度的作战任务,这对中国海军不能不说是一次考验。

《华盛顿邮报》称,这标志着中国向远洋的“蓝水海军”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西方,“蓝水海军”几乎是大国的标志。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认为,除了政治、外交考虑之外,从军事层面上考虑,中国海军护航,获得的不仅是打击海盗的实战经验,而且这一军事行动,也被视为是执行远洋准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

【经验】虽年轻“防盗”战术却有效

相比英美日等海军大国,中国海军还很年轻,以前更是从没有大规模海外护航的经验。然而美国《外交官》杂志指出,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经验,中国海军摸索出一套各国中最有效的护航战术。

与不少国家的舰艇在固定的区域内自顾自地巡逻的做法不同,中国海军在打击海盗时采用了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船队护航的做法:伴随商船航行,直到通过危险区域。文章指出,中国海军的这种战术是防范海盗最有效的做法。

中国海军的护航战术,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的海上护航船队。即把需要护航的商船编成船队,在军舰的保护下一起通过危险水域。这一战术在二战期间曾有效地阻止了德国潜艇对盟国商船队的袭击。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东口和亚丁湾西口附近各设有一个会合点,分别为A点和B点,它们是海军编队与被护航商船的会合区。

此外,中国海军还在索马里以东海域的船舶主要航道附近设有7个巡逻区。自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起,没有一艘中国籍商船在护航区域内被劫持。

【评价】已能与世界海军大国相提并论

来自对手的评价往往是最中肯的。虽然中国并没有把美国当成敌人,但在美国看来,中国却是自己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国防部每年都会向国会提交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其立场和出发点暂且不论,但从这份报告中有关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的内容可以看出,三年多来,亚丁湾的护航行动,已经把中国海军塑造成了一支能够与各大国的海军同台竞技的力量,赢得了来自对手的尊重。

《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发表时,美国人对中国海军的行动并不太感冒,仅仅指出这显示了中国海军的远程力量投送能力。78页,洋洋几万言的报告,只有两次提到亚丁湾护航行动。

然而仅仅一年后,《2010年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到中国海军反海盗行动的地方增加到了10处。亚丁湾护航已经被美国人看成是中国海军追寻其新的历史使命的一个范例。并且承认,美军已经开始寻求在反海盗方面与中国海军合作。

而2011年8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军力报告》,更是有19次提到了亚丁湾护航行动。

报告指出,亚丁湾护航锻炼了中国海军远离本土执行任务的能力,并最终将给中国海军带来在全球投射力量的能力。报告由此最后得出的判断是,中国海军已经能够与世界海军大国相提并论。

远洋护航中国正负起大国责任

中国军队任何力量的提高、实力的显示,都会被一些“中国威胁论”者视为攻击中国的弹药。举世瞩目的亚丁湾护航更不例外。美国《洛杉矶时报》说,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会在潜在的“台海战争”中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

然而,“威胁论”已经是老生常谈,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小。更多的西方媒体还是从正面积极评价了中国的护航行动。

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中国打击海盗是负责任的行为》为题撰文称,这是一个标志,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外交官》杂志援引军事分析家的话称,中国海军的反海盗行动应该受到西方的欢迎,这并不是“中国威胁”,相反,中国有大量的海上交通线需要保护,而且中国的经济对全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说,中国如果不去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护这些交通线,将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