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汀经验”的三大法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汀经验”的三大法宝
努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长汀“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的治荒法宝值得借鉴
治理后的长汀刘坊,山头葱翠喜人
二○○一年的刘坊原貌(资料图)
 

N本报记者 章微 练仁福 江方方 陈钟兰 童正忠/文 毛朝青/图 郭胜达/视频

核心提示:春节前,长汀连下了几天小雨。长汀策武乡南坑村,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河水清澈,一旁青山倒映其中。而在十几年前,但凡下雨,山上泥沙俱下,雨一停,村民竞相下河捞沙卖钱。山光、水浊、田瘦,与水土流失伴生的是贫穷,南坑也被称为“难坑”。

长汀治理水土流失能有今日成效,离不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长期倾力支持。1999年、2001年,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长汀视察,指导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00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为长汀水土保持投入1000万元。政策春风吹到南坑,山绿了,沙少了,农民富起来了,如今,该村人均年收入超过7800元。

连日走访,记者注意到,像南坑村这样的变化在长汀俯拾即是。弘扬“福建精神”,努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长汀“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的治荒法宝值得借鉴。

为此,省委书记孙春兰前两天专程赴长汀调研时特别强调,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总结推广长汀经验,按照“进则全胜”要求,加快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法宝1 引进社会资本 公司包山种银杏,村民大胆跟进

长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光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以优惠条件“四两拨千斤”吸引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治理。

腊月廿七,微雨,记者随南坑村村支书沈腾香登上山塘坑,一株株笔直的银杏树挺立山间,周围绿树萦绕。一路上,快人快语的沈腾香话匣子打开了:十几年前,南坑“人均八分田,山上没资源,养猪为过年,母鸡下蛋换油盐”。南坑穷就穷在水土流失,只有治了山,才能彻底挖掉“穷根”。1997年,她带领村干部上山种油柰,当年就收果,3~4户成了万元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二年,南坑村几千亩荒山都种起果树,水土流失初步治理。

当时,南坑村零星种了些银杏。这种树涵养水分效果好,但生长周期长,有“公公种树,孙子收成”之说。沈腾香想带动群众种银杏,但乡亲热情不高。于是,她找到乡贤刘维灿,邀请她到村里开办银杏基地,并进行银杏产品深加工,村以集体2309亩山入股。在刘维灿的推动下,1999年,厦门树王银杏制品有限公司落户南坑,如今陆续投资了近900万元,开荒种银杏。

厦门树王公司大手笔投资后,农民也纷纷开荒,跟着大胆种银杏,又种了2000多亩银杏。如今,南坑成了“闽西第一银杏村”,去年村里产了一两吨银杏茶,十几万斤的银杏果,加上养猪、种茶种果,村民纯收入超过了7800元。

长汀县水保局局长林豫丰说,长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光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因此,长汀创新机制,鼓励公司、农户租赁承包山地种茶种果,经营权30年不变,并通过补助,以优惠条件“四两拨千斤”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治理。

法宝2 政策激励 大干大补,下岗职工尝到治荒甜头

创新了资金补助模式,以奖代补,即大干大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长汀“八山一水一分田”,许多山坳被称为坑。站在长汀河田镇迳背村广坑山头,层层叠叠梯田尽收眼底,排排茶树长势喜人。茶园主人黄发富心情大好,指着眼前的山说:“你可能不会相信,这过去全是荒山,寸草不生。我们管这样的山叫‘癞痢山’。”

黄发富今年55岁,原是长汀县茶果场职工。2004年,老黄面临下岗,但他有一手种茶、制茶的好手艺,想创业,但投入大,怕钱打了水漂。时任水保局局长钟柄林邀请他开荒种茶,并告诉他,种茶治荒山,每亩租金30年28元,每亩补贴630元,政府还给免费修路、修蓄水池。

“租地便宜,种茶还有补贴,为啥不干?”老黄一盘算,说干就干,租赁了广坑285亩荒山,雇用了工人开荒。“30年的收益都是我的,拼了老命也要把地整好。”老黄说,大伙儿把荒山地底下较肥的土翻上来,把陡坡规整成梯田,每年还给荒山下3~4次有机肥,慢慢地,荒山表土由“红”变“黑”,由酸性变回中性,适合种茶,他也转亏为盈,盖了房子,买了车子,还办了制茶厂。这些年的年收入都在十几二十万元,还解决了周边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后来,尝到甜头的黄发富又包了180亩荒山,继续种茶。他说,省市大力支持,县里政策好,多干多补,乘着干得动,再治一片荒山,再开一片茶园。

长汀县水保局局长林豫丰说,长汀创新了资金补助模式,以奖代补,即大干大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法宝3 科学治理 “聚宝盆”引来了“金凤凰”

长汀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吸引了12名博士、45名研究生在长汀开展研究,提供了高层次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在河田镇长汀水土保持站里,有一栋白色三层小楼,是长汀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被长汀当地人称为“科技聚宝盆”。依靠这个平台,筑巢引凤,吸引博士生到长汀试验,也结出了累累的科技硕果。

长汀水保局副局长岳辉说,2000年,省委、省政府把长汀治理水土流失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但长汀毕竟是山区县,人才匮乏,单靠自己,不少难题解决不了。因此,水保局邀请各科技单位、科研人员前来长汀开展研究。

如今已是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的陈志彪,就是最早受邀的科研人员之一。2001年,他正为博士论文选题四处奔走,受邀考察完长汀的水土流失后,就被长汀这块红土地,以及长汀水土局的求贤若渴所吸引,于是就在长汀专注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并与长汀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2003年,长汀成立了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

陈志彪教授说,当时,博士生工作站为前来研究的博士提供2万元差旅费,并配备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协助野外调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研究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2005年,陈志彪成为该博士生工作站第一个毕业的博士生。此后,他连续申请了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跟长汀水土流失有关。他还从每个项目中抽取几万元经费反哺给长汀,支持当地的科研。如今,每年他都带着研究生到长汀继续开展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

据悉,长汀水土流失博士生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吸引了12名博士、45名研究生在长汀开展研究,为当地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高层次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当地干部群众实践摸索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在科研人员的总结、论证、改良后,更科学有序地推广,大大提高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水平。

相关视频详见海都网www.Nhaidu.com

【记者手记】

敢拼敢变敢叫荒山换新颜

是什么改变了长汀?当我们挥离长汀,再梳理长汀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强烈的感受涌上心头。黄发富包荒山种茶种果,荒山地瘦,没关系,把地底下较肥的土翻上来,最多时雇了103个工人同时开山,越是雨天,越是上山治荒,这头“老黄牛”带着群众硬是把荒山变成茶山。不仅黄发富一人,长汀上下发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拼搏精神,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敢叫荒山换新颜。

长汀敢变,建立了山林权流转制度,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不仅鼓励公司、农户承包、租赁,还鼓励干部带头承包荒山种果种茶,并由单位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激励机制。一系列政策调动了民智、民力,凝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开荒治荒。

长汀敢创新,创新了封禁模式,实施“大封禁、小治理”,坚持疏堵结合,用补贴让老百姓“收起柴刀”;创新了技术,独创出“反弹琵琶”、“等高草灌带”等修复生态的方法;创新了科技试验方式,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系,成立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联合开展树草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工作,实现治理与研究“比翼双飞”。

就这样,长汀由水土流失严重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宜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模式,同时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十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长汀老区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下,长汀将更快由“绿”变“富”,由“绿”变“美”,由“绿”变“生态文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