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期主持 本报记者 毛慧娟 本报特邀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王勇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庄国土
核心提示:
1月28日,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了29名中国工人。这批人还没有获释,1月31日,刚刚过完春节假期返回埃及的24名中国工人在埃及被当地武装分子扣押。春节开假伊始,为何会接连发生中国工人被绑事件?是否专门针对中国人?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两位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1.为什么被绑架?
投资海外,无形中卷入当地政治纠纷,被当成谈判筹码
王勇:从接连发生的苏丹以及埃及这两起事件来看,中国海外务工人员遭遇类似的绑架事件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走出去”的速度在加快。更多的中国投资者、中国工人开始走出国门,整体数量变大,暴露在风险中的几率也就变高。第二,不管是埃及还是苏丹,都处于动荡阶段,权力更替,宗教和部族势力交错。中国企业承包当地工程,对当地社会重建与国计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当地人当然能看到。但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跟当地政府合作,无形中可能卷入当地的政治、经济纠纷当中。有时候一些反政府势力或者部落武装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拿中国说事。绑架中国人施压做筹码就是其中一种手段。
庄国土:这种中国人被袭击的事件此前也有发生。总体来讲,这次埃及和苏丹的绑架跟此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国家都因为政局不稳定,导致社会治安恶化。当一个国家处于动荡时,外国侨民被袭击、绑架的风险就会上升。
2.遇袭几率上升?
总的来讲遇袭还是低概率;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王勇:虽然说接连发生中国工人被绑架事件,但是考虑到中国人“走出去”的总量,这种事情还是少的。而且这两起事件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总体来讲,相对于每年5000多万出国人次来看,中国人的海外安全意外仍是低概率的。不过,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随着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数量剧增,海外投资项目的扩展,出事的绝对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实这跟中国“走出去”的策略以及投资重点有关。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会到一些更落后、最不发达的国家进行投资。这些地方发达国家都不愿意去,所以相对来讲机会更多、经济成本更低,相对的政治和安全的风险就会较大,中国人员及企业成为当地反政府势力目标的几率也相应有所提高。
庄国土:两起绑架背后的共同联系,就是现在中东北非整个地区都特别动荡,政府的控制力、执行力下降,很多不同的势力和反政府武装多把外国人的人身安全作为与政府谈判的筹码,不光是中国人,法国人、丹麦人甚至美国人也曾被绑架。绑架事件也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主持人:据联合国贸发组织提供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额达到68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3年前的3倍。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有84.7万名中国劳务工人出国打工,其中有近23万人在非洲工作。
3.特意针对中国人?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都有可能被绑架;中国派工国外或造成与当地人疏离引发危险
王勇:绑架事件不见得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在当地局势不稳的形势下,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去了,也有可能被绑架。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不管是在埃及还是在苏丹,中国人相对多,而且一般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抓到中国人,以此相要挟,政府面临的压力更大。
庄国土:两起绑架事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当地人也会面临类似的事件。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中国人被绑架的风险确实高于同样在当地务工的孟加拉国人、印度人。拿埃及举例,来自孟加拉国、印度的劳工绝对比中国人多,但是这些国家比中国更穷,而他们的劳工更多是在为当地的企业、老板打工,绑架了他们,不会有人帮他们“埋单”,敲不出油水。
主持人:《环球时报》报道称,中国国有企业派人从事其中的大部分工作,而不是培训当地的工人,这种做法有时能够更快见成效,但也会造成与当地人的疏离,从而置中国工人于危险的境地。
4.中国应该怎么做?
从国家、公司、个人等多层面防范;强化出资方在保护劳工安全上的责任
主持人:美国《纽约时报》称,在保护本国驻海外公民方面,不少中国网民觉得中国政府不得力。然而,他们却很少意识到,中国目前居住和工作在局势不稳国家的人数如此之多,使得保护这些人的安全成为非常困难的工作。
王勇:类似的绑架或者遇袭事件,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事情。从风险和收益来讲,收益还是大于风险,有关企业心中肯定有所衡量。至于如何防范和保护国人安全: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也要与当地各种势力保持接触,这样不仅在事发前可以保持预警,一旦事发,也能更快、更妥善地解决事情。从公司和个人角度看,要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特别是有关公司要对当地不同宗教、部族势力有清楚的了解,做好应急预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公关工作,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等。
庄国土:除了政府层面,公司层面要更关注海外劳工的安全,要强化公司在保护员工安全等基本权益上的责任,并要有所监管。从目前来看,国有企业还好一点,在苏丹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在冒险性和追逐利润上胆子很大,但是对工人的人身安全保护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