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闽企跨省招聘最好当场签约
求职高峰骗局多 未入职先交600元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州跨8省招工求解‘用工荒’”后续
闽企跨省招聘最好当场签约
省个私协“闽企招工团”在贵州活动3天,很多企业是委托招聘,相关人士坦言,当前形势下,企业相关负责人最好亲临现场拍板、招人
 

N本报记者 阮韵晨

核心提示

本报联手《贵州都市报》,帮助福建企业招工,《贵州都市报》记者昨日表示,他们正积极寻找贵州的一些劳务大县,摸清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供应情况,然后通过海都报与福建缺工企业对接。

记者同时了解到,省个私协“闽企招工团”在贵州活动3天,很多企业是委托招聘,没法当场拍板,相关人士坦言,福建企业跨省招聘还应该更“给力”,企业负责人最好现场拍板签约招揽务工者。

针对目前用工形势,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招工难的趋势将不可阻挡,并且出现向内陆蔓延的情况。面对挑战,企业该何去何从?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建议,应该提高社保等福利并进行产业升级。

省个私协:跨省委托招聘效果慢半拍

“能够和外省的媒体合作,为福建企业和贵州的打工者牵线做媒,这样的红娘当得深入人心啊!”昨日上午,在看到本报联手《贵州都市报》帮助福建企业招工的报道后,福州市民蔡先生感言。

《贵州都市报》记者昨日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贵州的一些劳务大县,尝试与地方的劳动部门沟通,摸清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供应情况,然后通过海都报与福建缺工企业对接。

目前,由福建省个私协组织的“闽企招工团”前往贵州已经3天了,尽管薪酬上具有优势,但随团前往的鼓楼区个私协会刘主任也坦言,福建企业跨省招聘还应该更“给力”。

“这次来贵州,很多企业都是全权委托我们进行招聘。他们把企业简介和用工需求告诉我们,我们再转告给打工者。”他表示,光鼓楼区就有二三十家企业委托个私协会招聘,而招聘会上只能先记下有求职意向的务工者,并留下他们的信息。

“如果这些企业都能到现场来招聘,招聘负责人能当场拍板签约,肯定会有很多务工者选择我们的企业。”刘主任说,委托他们招聘的企业中,有几家待遇挺高。有的计件工资最高达到了4500元,很多务工者都被吸引到摊前,但可惜企业没有招聘人员在场,只能把他们的资料带回福州,再由企业随后联系。

部门:企业如何留人是当务之急

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远忠认为,如何“留人”是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比起抢工,抢产业升级和缴纳社保更有前瞻性。

“给工人缴社保是稳定人心的好办法,但还有部分企业把它当作负担。”他表示,社保不仅是政策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留住工人的一个“聪明的办法”。他举例说,如果一家企业为工人缴纳了社保,一些愿意留在福州的外来工就会考虑到,缴社保的企业福利更好。而即使要跳槽,他也得先回到企业,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高远忠还谈到,面对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少的大趋势,企业主动提高生产自动化、无人化也势在必行。“用工企业花个几千万,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改进技术减少工人数量。企业虽然短期内会加重成本,但从长期来看,肯定是更‘实惠’的。”

企业:打工者更看重到手的现金

“我们在招工时发现,绝大部分打工者更看重拿到手的现金。”身在福清的业内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也经常到江西、河南等外省招工,但大多数打工者并不重视社保、医保等保障性福利,往往是“企业帮我缴了几百块钱社保,自己缴一二百元现金”。

他分析说,这样的现象既有打工者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保制度不完善的因素。“一些刚来的打工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压根没有长远的打算。”王先生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要企业的员工自己也掏一部分钱。按目前福清的缴费标准,一个人要将近300块钱,如果再加上住房公积金,共要400多元。

“一般来说,愿意来沿海安家,希望稳定下来的一些打工者,才比较关注这些保险。”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社保的转移非常麻烦,跨省转移尚没有实现的条件,连福州转到厦门也少有成功的例子。

福耀集团赴河南招聘的负责人戴志永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尽管“五险一金”是他们招工的“标配”,但在豫招聘的这几天,鲜有打工者询问企业有无社保、医保。

政协委员献策:留人要打“感情牌”

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薛爱国认为,“用工荒”没法概括用工形势,因为招工难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地区的企业在任何时间都招不到人。他说,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人。“招工难,用工荒”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的部分行业,而时间则多为春节后的一个月左右,“所以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求医”。企业不仅应该主动更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还要特别重视“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

对于一部分受过高水平技术培训或文化较高的人才,企业要设计晋升制度,用事业上发展的机会留住他们,这是“事业留人”。而外来工子女教育和社保等福利,则是一个地方和企业吸引务工者的“感情牌”。

“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他说,对于普通打工者,一个地方的软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子女能不能上一个好学校。保障了孩子的教育,打工者才会从心底认可这里,对这里的企业产生感情。而作为企业,也应该主动缴纳社保、医保,把福利待遇设计得更加人性化。

“但是现在的社保制度问题也很多。”薛爱国说,“企业帮打工者缴了社保,有些打工者反而不领情,就是因为社保的跨省转移太难了,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保才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