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网友曝香格里拉旅游被诱花14万买药材
山西“面塑神龙”创纪录
温州立人集团董事长被刑拘
刚出生的男婴因“丑陋”被奶奶抛下桥摔死
特殊婴儿食品将迎质量严考
家门口被抢4万被害人头部中枪
英媒曝我国多省PM2.5超标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媒曝我国多省PM2.5超标
专家表示:报道引用美国研究性数据,应理性看待
 

N大河报

本报讯 近日,PM2.5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世界卫生组织表示PM2.5超过10微克/立方米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中国PM2.5的平均浓度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上。同时研究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PM2.5浓度值都超过世卫组织指标,山东和河南尤其高。

这则有关PM2.5的消息,来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比这则消息更令人关注的,是与此报道相应的一张中国内地的PM2.5分布图。图中,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PM2.5的浓度值。

英媒这一报道有何依据?环保专家如何看待这一报告?

【英媒】PM2.5分布图上山东、河南成重灾区

英国《经济学人》是一份拥有国际影响的老牌杂志,创刊于1843年9月。从2012年1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开始,《经济学人》专门开辟了中国专栏,这是70年来该杂志首次为一个国家开辟专栏。上一次,《经济学人》在1942年为美国开辟了专栏。

从3日晚上开始,来自这份杂志的有关中国PM2.5浓度的消息被微博和网络论坛广泛关注。图中,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PM2.5的浓度值。在这张图上,中国大陆仅有黑龙江、西藏、海南三省区达标,其余省份均超标。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山东、河南两省的PM2.5浓度值达到或超过了50微克/立方米,在这张图中,用鲜红的颜色标出。

同该杂志的所有文章一样,这篇名为《中国的污染:人为的,即使从太空也可以看得见》的报道,没有作者署名。而且篇幅不大,仅千字左右。报道中指出:“尽管污染数据采集源是近地面,但是通过卫星来观察有多少光线被颗粒物阻挡,或者估测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和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物的可能分布,也可以得到貌似合理的数据观测值……这份报告由耶鲁大学的Angel Hsu所领导的团队完成,通过美国卫星采集的数据描绘出整个中国的PM2.5分布图。”——这就是那则被广泛关注的消息及PM2.5分布图的由来。

【专家】监测体系不同应该理性看待

如何看待这份报告?河南省环保厅宣教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按照环保部部署,河南各地将于今年起陆续开展PM2.5监测。此外,空气质量包括PM2.5的监测,要有严格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目前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在征求意见中。

针对这一报告,郑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范相阁说,这应该是一份研究性报告,其监测数据来自卫星。而按照我国标准,我们监测的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近地面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都在“距离地面3~15米”。两个完全不同的监测体系、监测方法,因此难以做出评价。

范相阁表示,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不仅与经济发展、工业排放有关,还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地理地形有密切关系,如河南处于黄河流域,风沙扬尘远高于沿海地区,“应该理性看待”。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