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民心中的灯会之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心中的灯会之最
最霸气、最萌、最文艺、最穿越……记者走访各大灯会,发现它们各具特色
南江滨路上赏花灯,穿汉服的大学生和游客合影
五一广场上﹃鸟叼着一束花﹄形状的花灯
愤怒的小鸟花灯和小龙人花灯萌翻了一堆年轻人
最有乐感的五线谱灯
 

最霸气

在五一广场古田路沿线东西两侧大草坪,各布置了一组50米长的“祥龙献瑞”灯组,气势非凡的巨龙配上艳丽的灯光色彩,引来了不少希望沾点儿龙年喜气的市民,可谓最有气场的花灯。

最萌

最文艺

三坊七巷则以创意取胜,诸多特色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店家把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也制成花灯,挂在店门口,可爱的造型萌翻了一堆年轻人。

闽江公园有望龙添“灯”的两条“巨龙”,在闽江美丽夜景的衬托下,可以说是榕城最“文艺”的花灯。

最穿越

江滨路上的“仓山快活林”灯组采用福州传统的花灯工艺扎制,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仓山老城区当年的热闹繁华中,汉服少女的出现,让它成为最“穿越”的花灯。

本报讯正月十五,已经延续五日的榕城元宵灯会终于“嗨爆”。从南后街到五一广场,到南北江滨,还有马尾,福州市民倾城而出。谁都想抓住春节的尾巴,好好地闹一闹。这不,昨天晚上,记者驱车走访了市区几个灯会展区,那个场面,那个人气,这个年过得太欢乐了!

对元宵灯会的拥挤程度,大伙早就有所准备。灯会展区附近的道路早已管制,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昨晚七八点之间,采访车经过仙塔街、井大路、乌山路和二环路时,平时熙熙攘攘的路面反而显得空旷了许多。“要么都在家吃饭看晚会,要么都去看花灯了,路上自然人就少了。”津泰路的一位值勤民警道破个中奥妙。

人,自然都去了那几个花灯展区。马上,记者就领教到了那股热闹劲儿。

N本报采访组文/图

南后街:走完全程,得花40分钟

19:30,穿过吉庇巷,记者被硬生生地堵在了南后街澳门路口,走不动了。

这里的两条彩龙造型的灯柱,几乎是所有来看灯会的市民首选的拍照背景。用相机的,用手机的,还有架起三脚架“玩创作”的,一下子把路给堵死了。三四十名民警愣是排成人墙,把道路分出了“来左去右”两条道。记者顺着人流,感觉已经不需要迈步,就被后面和旁边的人群推着往前走,就这么被挤进了南后街。

跟路口相比,街上相对宽松了一些。多位民警告诉记者,“市民来看灯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两条龙灯,图新鲜

就爱拍照,一拍照就把路给堵了。”于是民警狠狠心,看到有人停下来就开口催促:“别拍了,里面更漂亮!”

南后街杨桥路口的情况也差不多,这里大家想拍的是南后街牌坊,不少80后、90后拍完还得发微博,每人耽搁十几秒,后面的人就别想走了。记者穿过整条南后街,足足花了40分钟,满身大汗,连外套都湿了。

“闹元宵嘛!人不多就没意思了。”73岁的徐乃旺依伯是记者碰到的最年长的“灯迷”,他住在鼓楼,专门找了最挤的一天来玩,“挤一挤,才有气氛!”

五一广场:看灯太投入,把亲人“丢”了

跟五一广场巨大的花灯雕塑相比,古田路两侧的人墙看上去更加“壮观”。为了避免人群挤入机动车道,大批民警、武警和协警,几乎每隔两三米就站一个人,排成了近百米长的人墙。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人挤来挤去,扭头一看,身边人不见了。

在广场绿化带,记者就看到十几个小伙子踮着脚站在台阶上,拼命吼着:“我就在灯前面,看到没有?”他们边吼还边挥手。相比之下,陈女士就更为难了。她带着女儿和婆婆来看花灯,走着走着,婆婆不见了,打电话根本没用。整

个五一广场和古田路两侧都是人,网络繁忙,拨了几次都是“无法接通”。最后,陈女士找到了灯会组委会的广播站,“这是今晚第二个找亲人的广播”。

广播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数情况下,这些“寻亲启事”都是虚惊一场,向他们求助的市民要求五花八门,还有手机没电了跑过来问能不能借个充电器充会儿电的。正说着,陈女士牵着女儿的手跑了进来,“找到了,找到了!”原来,她婆婆发现儿媳和孙女都不见了,也不敢乱动,就在毛主席雕塑旁待着呢。

江滨路:汉服少女,“穿越”看花灯

闽江公园里的灯会,最“拉风”的要算沿着台阶蜿蜒而下的那两条“长龙”了,特别是倒映在水池里,一上一下两条龙,引得不少市民频频亮闪光灯。而沿着江滨的那一溜灯饰,整一个台江区的形象广告。榕都318、双杭古建筑,还有万达广场,这些台江的标志性建筑全部被搬到了灯会雕塑上。

江对面,位于仓山区的灯会展区也不甘示弱,玩起了“民俗元素”,一排灯塑的鱼档,草鱼和螃蟹应有尽有,连杀鱼的伙计和门口吆喝的依姆都没落下。组委会还嫌不够热闹,现场玩起了踩高跷游

街,搞得一群小朋友乐得不行,要不是民警组成人墙挡着,估计大伙就冲进游行队伍一起“嗨”了。

20:00,灯会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二十几位身穿汉服的帅哥美女,提着荷花灯款款而来,当即就被路人围上了,闪光灯“啪啪”地闪个不停。美女们也不怯场,偶尔还做个兰花指,做点评状,于是“啪啪”又是一通闪光灯。

“这穿越来的吧?”有人起哄。这群年轻人这才忍不住笑了。原来福州几个高校的大学生,趁着元宵佳节,推广传统礼仪来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