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卖编制”再揭事业单位监管空白
结婚非要房才是耍流氓?
□读者反馈
网友说话
引争议的“阿华现象”直指市侩的成功标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卖编制”再揭事业单位监管空白

 

N赵勇

事业单位招聘也要收数额不菲的赞助费,可谓奇闻。河北柏乡县去年底拟招收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过后,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这笔钱被柏乡县人保局称为“公益赞助”,限期两天打进该县教育支付分中心账户。(2月9日《新京报》)

对此,柏乡县人社局予以否认,但无法否认的是:该县教育局局长刘社川证实,“赞助费账号”在“通知交钱”后,的确收到不明来源的资金,总共多少资金,刘社川未透露,拒绝记者查看账户的要求。

“通知交钱”后,指定账户就出现不明来源的资金,难道真有这么巧的事?据报道,柏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宝印透露,县里开会研究招聘事宜时,曾提到过对这些人员收培训费。看来,“要收费”早就是这次招聘的主题之一了。

查明真相不难,公开那个指定账户不明来源资金的相关信息即可,但教育局长拒绝公开,堪称“此地无银三百两”。考生所说的赞助费,有图有真相,柏乡县人社局的“辟谣”,却毫无诚意,这只会让舆论相信“卖编制”的存在。柏乡县要自证清白,除了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别无他途。可惜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当地部门“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傲慢。

柏乡县这只“麻雀”,再次印证事业单位的监管乱象。往前看,无论“天价工资单”还是“县委书记女儿吃五年空饷”,无不出现在事业单位,原因无它,在于事业单位编制“含金量”高,可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却过于宽松,留下太多上下其手的空间。

政府部门尚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监督,可事业单位呢?至今没有规范性法规。漏洞这么多,钻营者必然前腐后继。柏乡县的“卖编制”丑闻,看似偶然,在事业单位监管空白过多的情境下,实则必然。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