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6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偷杀“回马枪”被主人追着打
银行存款咋变成理财保险
留校大学生寒假勤工助学
几回寻亲路曾几回被误过
□简讯
企业家捐372万资助乡下小学
生猪散养户日益减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存款咋变成理财保险
客户说,他本来是想办活期存款,被误导上当;保险公司:客户当时是知情的,还签了名
 

N本报记者 陈盛钟

本报讯 到银行办理存款,被银行工作人员“诱导”办理了理财产品。十多天过后,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人上门“回访”,储户觉得不对劲要求银行还钱,却被告知其买的是理财分红型的保险产品,不能退钱。昨日,经过多方交涉,保险公司终于答应储户杨先生全额退保。

以为有利息赚买了“理财产品”

杨先生是湖北恩施人,在莆田打工多年,一直是在工地上从事重体力活,这些年来积攒了一些钱。去年年底时,他的手摔伤了,爱人陈女士特地从老家赶到莆田照顾他。去年12月中旬,两人拿着省吃俭用省下来的1.5万元钱到位于市区的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准备办理存款业务。

“银行工作人员明明说是高利息的理财产品,我们才填写的单据,后来不知为何变成交保险费用。”杨先生说,本来想办活期存款,但在填写存款单的时候,被银行工作人员拦住,此人热情地向二人推销起银行的理财产品,说银行存款利息低,这种高利息的理财产品的收益是活期存款的好几倍,很多人都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杨先生夫妇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觉得,既然钱存在银行,而且理财产品还有比较高的利息,也没有细看对方拿来的单据,就填上了个人信息。“当时我老婆还咨询过该种存款理财产品的本金是否可以随时支取,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们才决定办理这种存款理财产品的。”

保险人员上门才发现自己“被保险”

几天后,有位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人打来电话说要上门回访,并找到陈女士上班的鞋厂。陈女士的工友了解情况后提醒她,去银行存款怎么就变成保险公司的人上门了,要防止被骗。陈女士回家后赶紧把这事说给老公听,随后二人决定一起到银行把钱取回来。谁知,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事他们得去找保险公司办理。而保险公司的人则表示,他们办理的就是理财保险,不是存款。要支取本金就要利用这份保险合同跟银行贷款,并且要承受高额的贷款利息。还不能退保,否则就要承担巨额的违约金。“我们当时就傻眼了,这不是‘坑骗’储户吗?可他们说有我爱人的亲笔签名,是我们自己要办理这份保险的,真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经过银行协调保险公司同意退钱

之后,杨先生多次找到保险公司沟通,但对方态度强硬。“我老婆身上也有病,这笔钱是随时要拿来用的,当时只是听说利息高才办理这种理财产品,怎么会想到买保险?”就这样,杨先生一直跟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交涉,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也介入此事,并承诺在春节后解决。但双方约定的正月初十都已经过了,钱一直没有打回到账户,杨先生这下急了,并向本报反映。

昨日,记者在该银行见到了为陈女士办理保险业务的工作人员。她表示,杨先生夫妇所说部分不实,当时陈女士在办理保险时,是完全知情的,还在保险合同上签了名,银行方面并没有违规操作。而该行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方面非常重视此事,考虑到杨先生的特殊情况,他们已经与保险公司方面作了沟通协调,目前正在办理全额退保手续,快的话,钱会在一两天之内到账。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