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阙文龙
关注理由
昨日,本报独家披露了福州力争2~3年内,将市区现有的96家驾校整合到20家以内的消息后(详见昨日本报A7版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如此大规模的洗牌,福州驾校市场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对市民学车将带来哪些影响?对此,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驾校反响】
政府引导整合驾校市场将更规范
“目前福州市区驾校存在散、小、乱问题,如果政府引导进行整合,必将带动福州驾校市场走上规范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昨日,福州安康达驾校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说,目前福州市区有96家驾校,规模普遍偏小,经营收益率小,投入受限。按现有福州12万人/年的考试量来算,每家驾校分配的名额仅为1200多人/年,平均年营业额不到250万元。
据悉,福州安康达驾校在市场整合中尝到了“甜头”。该负责人说,目前安康达驾校整合了7家驾校,自己创办了3家驾校,2010年上半年收购了3家驾校,现有教练车200余辆,教练200多人。“规模大了,我们在管理和服务上增加了投入,有了好的服务也吸引了更多的学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发展。”
过度竞争降低了培训质量
“福州市区驾校挂靠教练占80%,由于市场的过度自由竞争,致使教练只得以降低服务标准和培训质量标准来压低成本。”该负责人表示,办好驾校要靠好的管理和服务,好的管理和服务要大投入,福州现有驾校规模普遍偏小,大多不愿投入好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鼓励驾校整合是件好事,福州市现有教练车3700辆,按实际需求只需2000辆,已造成极大的资源闲置浪费。
该负责人说,可采用暂时限制更新车辆(主要针对挂靠车辆),每个驾校按车辆比例淘汰部分到期或将到期的老旧车辆的方式,以降低教练车总量,节约社会资源。同时,限定时期,各驾校相互整合以达到一定车辆规模,可调控经营许可审批,以减少驾校数量。
对于福州市区驾校的整合,福州路路通驾校校长王道樵表示赞同。王道樵说,学车的市民最关心的是有个好教练、有车练、价格适中。目前,福州市区驾校规模普遍较小,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关键,也是驾校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王道樵认为,要把现有96家驾校整合成20家以内,政府应出台一个合理的规范性文件,给现有的驾校一个过渡期,通过市场行为,鼓励“大鱼吃小鱼”,将规模小的驾校合并到规模较大的驾校中,形成规模化。驾校规模大了,才有人力、财力在管理和培训上下功夫,学员学车才会更便利。
“政府不能一棍子打死小驾校”
“政府不能采取行政干预,采取强制措施让规模小的灭亡,应该顺应市场规律,在规范驾校管理和提升服务上做好引导工作。”昨日,福州市区一家规模较小的驾校的负责人陈先生坦言。
陈先生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大小之分,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些规模小的驾校,应该采取鼓励措施,让规模小的驾校主动投靠规模大的驾校。”
挂靠仓山一家驾校的教练李先生认为,目前,福州市区确实有一些挂靠教练扰乱了驾校市场。他表示,目前福州市区挂靠教练很普遍,政府部门应该规范、整顿挂靠教练的行为,引导其转入规模较大的驾校。
【市民声音】政府应督促驾校提高服务水平
市民吴先生说,福州市区驾校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坑了不少消费者,政府规范驾校市场、整合驾校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的新作为。
“作为我们学车的人,最关心的是能熟练掌握驾驶技巧,学车有个好教练,有个规范的训练场地,每次到驾校去有车练,学费合理。”市民江女士说,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督促驾校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升水平,让市民学车更加方便。
市民廖先生认为,对于乱收费、对培训不负责的教练和驾校,应该列入“黑名单”,定期在媒体上曝光。
市民邱先生表示,目前福州市区部分教练和驾校为了追求利润,减少油费开支,压缩培训时间,完全为了考试而教学,很少带学员去路跑。其结果是,一些学员即使拿到了驾照,也不敢直接开车上路,还得再去复训。
【建议】统一规划驾校场地
就如何整合福州市区现有驾校,福州安康达驾校负责人说,目前福州市区驾校场地十分分散,也比较小,福州市政府应该把驾驶培训用地纳入教育培训用地,统一规划,建设“驾训城”。该负责人认为,按福州培训需求,全市(五区八县市)总体用地供给宜2000亩(考生人均训练用地100平方米),可在市区周边东南西北片区选择合适地块进行规划,把驾校集中在一起。同时,适度控制原有各驾校场地批租,到期不予批租,给予部分补偿逐步收回,把各分散的驾校场地逐步集中纳入统一规划地块。
“建设‘驾训城’将给学车的人带来很大便利,一方面,多家驾校集中在一个区域,可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有效遏制驾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如果形成了规模,周边的交通、商贸也会带动起来,给学员学车创造便利条件。”该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