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
本报讯 “顺昌老家还有4万多斤的芦柑,堆积着找不着销路,家里老人家都愁死了!”昨日,80后小伙钟陈建走进海都报求助,希望“海都农家乐”能帮顺昌的老父母解决燃眉之急。
钟陈建来自南平顺昌县洋墩乡连墩村,村里大面积种植芦柑,今年芦柑虽增产,但市场价却连连下跌,出现了严重的滞销。“‘海都农家乐’第一场就是帮助我们顺昌橘农,我们都非常感动,希望借助你们的平台,让福州的爱心市民、爱心企业,帮助解决我们的难题。”钟陈建说。
错过销售旺季 橘农苦无销路
钟陈建现在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今年春节,钟陈建老家的父母亲过得很是焦虑:作为全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芦柑,至今还有4万多斤没有卖出。
钟陈建家里今年芦柑产量近7万斤,比往年增产了不少。“今年春节来得特别早,芦柑的旺销期也就相对变短了,家里的芦柑只零零散散以低价卖出了一些,现在家里滞销的量有4万多斤。”他说,年前一个多月原本是采摘集中期,因为村里很难请到采摘工,推迟了采摘期,他们家的芦柑下山时已近春节,因此错过了最佳销售期。
钟陈建说,最近一个多月,家里陆续卖出了2万多斤,售价只有可怜的2毛多。“如果全部都按这个价处理,今年我们家肯定得赔个血本无归。”他说,现在4万多斤芦柑将家里堆得满满当当,“芦柑滞销,眼看辛勤劳作一年,不仅没有任何收入还得赔本,我父母亲两人就天天叹气不已。今年春节以来,全家人非常焦虑。”
芦柑烂掉可惜 期盼海都报帮忙
小钟说,为了帮家里销售芦柑,春节前他就带了几百箱芦柑到福州。在医院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柑橘有了存放的地,然后再通过发动同事以及路边销售,最后卖出了600箱。“大家对芦柑的反响还是蛮好的,但是靠我个人这样卖,根本卖不完。”他说,自己本身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也很难腾出时间卖。
“前天我父亲给我来电话,说要不我们也找海都报帮帮忙吧!”小钟说,“海都农家乐”第一场就是帮助顺昌橘农解决销售难题,“这件事情在县里都传开了,我父亲也都知道;现在也是真的没有办法了,所以想到来你们这边求助。”他说,自己平时工作忙,没有多少时间看报纸,“当我把你们前几期活动的新闻看完后,我就有信心了!”
果径大、口感甘甜 曾获全省殊荣
“节前采摘下来后,我们对所有的芦柑全部进行了保鲜,现在的果质还是很好的。”钟陈建说,近几年来,顺昌芦柑以其水分足、口感甘甜颇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从顺昌县农业部门获悉,在2010年全省柑橘优质果鉴评芦柑类中,顺昌芦柑获得银奖。此外,顺昌县选送的芦柑还揽获芦柑类第四、五、六名,这也标志着“顺昌芦柑”品质进入全省领先水平。当地农业专家表示,我国柑橘多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而顺昌在这个纬度的中间位置。“与省外其它柑橘产区相比,顺昌柑橘水分足、口感甘甜。”专家表示。
钟陈建说,家里的芦柑果径大,绝大多数都在6.5厘米以上,甚至于7厘米的也有不少,“而且我们种植的芦柑在绿色无公害管理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如今芦柑价格多在1.5~2元/斤。而钟陈建说,我们家的芦柑只卖1元/斤就可以了,“赚钱肯定是不可能了,希望少赔一些,提早谋划农活。”
为了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钟陈建一家的问题,本报决定不派记者赶赴当地,立即投入直销平台的搭建。周末,本报将通过“海都农家乐”农副产品直销平台,帮钟陈建解决芦柑的销路问题,敬请关注近期海都报。
征集令
“海都农家乐”征集金点子
广大市民如果知道销售渠道,或者对“海都农家乐”栏目有什么好想法、好提议,可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或登录海都购物网(www.968111.com),留下你的真知灼见。我们也欢迎热心企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入我们这个平台,无论是包装、运输,还是销售、品牌等各个环节,大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民增收、百姓受益,帮一把手,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
海都农家乐帮农记录
2011年10月顺昌爱心蜜橘 950吨
2011年10月沙县郑湖水柿 36吨
2011年10月闽侯苦笋 6吨
2011年11月闽侯地瓜 60吨
2011年11月安溪龙涓铁观音茶叶 0.25吨
2011年11月尤溪芦柑 135吨
2011年12月顺昌脐橙 65吨
2011年12月平和蜜柚 60吨
2012年1月五夫白莲 15吨
2012年1月闽侯苦橘 102.5吨
2012年2月福清槟榔芋 5吨
共计 1434.7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