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台湾初中生九成睡不够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初中生九成睡不够
中小学生普遍压力大,家庭作业平均每天1.5个小时
台北的小学门口,接送的家长并不多
 

N本报驻台记者 关永辉

本报台北专电 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陆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课程设置、师生互动、课外补习等总是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经开学的台湾中小学生,他们有这样的问题困扰吗?本报驻台记者近日采访了学校和家长,告诉你台湾教育真实的一面。

近两成学生 睡眠不到6小时

前不久,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对台湾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做过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小学五年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学童累垮了,约有九成初中生都没睡饱;51.9%学童周末都在补习。

调查报告还发现,台湾有12.7%学生过量疲劳,34.2%学生中等疲劳;21.9%学生觉得课业是沉重负担,甚至有19.4%学童觉得繁重课业已经超出身心负荷。若以睡满8小时算充足睡眠,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有28.5%、初中生仅10.8%有睡饱;17.7%学生睡眠时间未满6小时。

该基金会研发部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这项调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是向小学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发放问卷,东亚地区的小孩学习压力普遍比其他地方小孩的学习压力大,这是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台北信义区光复小学教导室主任告诉本报记者,以小学为例,年级越高的学生学习压力当然比低年级的学生大,通常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平均每天为1.5个小时,这因人而异,学习能力强的小孩可能1个小时就完成,而学习能力稍差的,可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目前,台湾的小学使用全日制为主的混合模式:低年级(一、二年级)上半天课;中年级(三、四年级)每星期上三天全日;高年级(五、六)每星期上四天全日。

补习班兴趣班在台湾很盛行

台湾的中小学生大多认为课外“补习多”,61.9%学生有课后补习,38.4%学生学习才艺,24.3%学生两者皆有。另外,51.9%学童周末假日都有学习课程。

记者走到台北街头,不时看到补习与上才艺班的宣传资料,报纸上也时不时刊登此类广告。

光复小学的教导室主任说,在台湾中小学也是不允许补课的,但不少家长同样是望子成龙心切,让小孩上补习班,补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技等主科。虽然台湾的小学升初中不要通过考试,然而初中升高中同样要考试,家长为了让小孩能考上重点高中,不停地给孩子加压。

台湾现行的规定禁止老师给小孩补课,甚至连代课和兼课老师也不能办补习班,直到几天前台湾的教育部门出于对代课和兼课老师的生计考虑(这类教师的工资远低于正式老师),对他们给学生补课予以解禁,所以台湾的专业性、社会性的补习机构非常多。

而在台湾说起补习,就不得不提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南阳街,这被台湾人称为“补习一条街”,这条街300多米的街道,两边分布着近百家补习机构。记者在这条街看到,各类灯箱广告悬于街头,各补习机构都在招揽生意。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街的补习机构主要是为准备出岛学习的学生补外语,现在发展到高中生高考冲刺、大学生考研补课,都到这条街的实习机构。每年来到这条街补课的各类学生达40多万人。

接送很困扰“安亲班”解忧

上学、放学时间一到,大陆的许多小学校门前,总挤满了“接送大军”。台北的情况又是如何?

近日记者在台北市区的几所小学看到,尽管放学时间已到,但校门口只有几十家长在接孩子,且大多是孩子们的父母亲,接送的队伍中看不到几个老年人。台湾《旺报》从事教育报道的记者说,在台湾很少出现爷爷奶奶去接送孙子、孙女的情况,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已完成了,该享清福去了,接送小孩的事该由孩子的父母承担,而不是由老人家。

在台湾,小孩到校的时间差不多也是上午7点半,父母在上班时就顺路把孩子送去,而放学时父母还在上班,显然无法去接。而这二三十年间,台北市区的各所小学边,不断涌现出“安亲班”(类似大陆的托管班),小学生放学后就去“安亲班”吃饭、学习,等着父母下班。台北市现有数千个“安亲班”,大多以中小型为主,一般照顾几十到上百个小学生,收费标准每月3000至6000元新台币不等。不过,许多父母将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都交给了“安亲班”,也引起了媒体的讨论。

在台北市区,公立学校并没有配备校车,孩子们过马路也可能遇到车辆的威胁。昨日,记者在台北市区的一所小学门口看到,快放学时,附近的不少义工,或在校门口看住小孩,以防他们跑到马路上,有的就到附近的十字路口,维持交通秩序,防止机动车闯红灯,威胁学生安全。一到放学时间,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就手持棍子,站在校门口,不让低年级学生越过警戒线,闯进马路。据介绍,类似的维护交通秩序办法,台湾的许多小学都采用。

台湾家长一样望子成龙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严师出高徒”的观点在台湾依然盛行,体罚学生时常见诸报端。2006年台湾通过“零体罚”的立法,规定家长、学校都不得体罚孩子,这引起了人们的大讨论:如果零体罚如何教出好孩子?尽管通过“立法”,但在台湾“体罚”还是见报率很高的名词。比如,台中市外埔小学一名陈姓男导师,曾经罚学生跪着写作业,还把垃圾放在学生餐盒袋里,陈师被处分。彰化市忠孝小学王姓女老师要求学生,考试只要错一题,就被罚跪地上订正错误。

与苛刻对待孩子相对应的另一个名词是“台湾虎妈”。台湾也时不时曝出家长为望子成龙做出诧异的举动。台北一名母亲交代补习班的老师,如果念初三的儿子数学考不到80分,就让教师狂抽。有一次这小孩被狂抽了二十多下,惊动全台。还有的家长要求学龄前的孩子要背许多首唐诗。不过,提到“台湾虎妈”不得不提起梁旅珠,她的女儿2010年从北一女毕业时,同时受到美国7大名校:哈佛、耶鲁、史丹佛、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宾州大学录取,打破北一女创校百年纪录。梁旅珠说,她教养小孩的诀窍就是孩子要有好的习惯,斯巴达式的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她对小孩定下许多“戒律”:绝不允许边吃边玩、边写功课,作息时间要严格遵守……

老师若收礼会丢掉饭碗

台湾的小学入学模式同大陆一样,也是就近入学,达不到条件的,想交择校费都没处交。近日记者在台北市询问了当地的一些家长,对“择校费”这一说,他们半天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台北市针对公立小学和中学划分学区,孩子们依据户籍所在学区上学,想换学区必须先将户籍迁入。入校的条件是,在该学区内的居住事实,设籍的先后顺序,如果你顺序排在其他人后面,交钱赞助也不行(也没有学校敢收这笔钱)。同样,台北也存在“学区房”现象,许多房地产中介介绍房源时也打出“学区房”的概念,一些市区的优质校附近的住房,房价也被爆炒。还有的家长买不起学区房,若干年前就做好准备,到对应的学区里租房,凭借经法院公证的租房契约和水电单据,就可按顺序排上入校的队伍。

每年9月28日是台湾的教师节,小朋友就给老师写贺卡、打电话,送钱送礼的并不多见。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醒,如果非要给老师送礼,礼物不能超过500元新台币。而台湾规定,兼有行政职务的教师如主任、校长,属于广义上的公务人员,未兼行政职务的教师,因为对学生有打分数的权利,都受廉政条款强制,收礼上限500元。

台北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在台湾如果家长向老师送厚礼,老师还会觉得被污辱,觉得自己斯文扫地,而且当地媒体发达,哪位老师也不希望收点礼被曝光而丢饭碗、触犯法律。

搞素质教育台湾玩真的

台湾初中教育分语、数、英、社会、科学五个主科,每周的课程数占总数的55%左右,剩下的都是副科。

比如初中每周都安排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文、表演艺术、辅导活动、家政实习、美式生活、资讯与科技、社团活动、文学欣赏等。而在小学,乡土文化、乡土语言、手工艺品制作,甚至戏曲表演、民间乐器演奏等都纳入小学的课程。重视素质教育也在上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台北信义区光复小学的老师说,以师生互动为例,虽比不上美国,那要高出大陆好几等。学生们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展开争论,随便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跑来讲台上写出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些高中规定让人称奇,学生必须要学会几种交际舞,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真正得到均衡发展。

在台湾的素质教育中,学生与社区的互动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们经常到图书馆、育幼院、老人院、医院做义工,培养奉献精神。

而说到台湾素质教育,学校社团活动最夺人眼球。到了高中,学校规定每名学生至少要加入一个社团,这可以提高他们的待人接物、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比如台湾最有名的高中台北建中的社团,有七十多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