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说过: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
——习近平15日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说
N综合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2月1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并发表题为《共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明天》的演讲。
习近平说,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政治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中美关系曾经历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前行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美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不可逆转。
中美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在以下4个方面共同作出努力。
增进中美互信
双方要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第一,持续增进中美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
人无信不立。中美两国利益攸关,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双方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奥巴马总统曾多次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并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拜登副总统去年8月访华后也专门发表文章强调,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终结。我们愿同美方一道,保持高层密切往来,充分利用中美各种渠道,多对话、多交流、多沟通,加强对彼此战略意图和发展走向的了解和认知,努力避免误读、防止误判,以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进一步挖掘中美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
尊重核心利益
望美以实际行动反“台独”,慎重处理涉藏问题
第二,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说过: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也希望美方切实履行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反对“西藏独立”的承诺,慎重妥善处理涉藏问题。由于各自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不同,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中美两国可以继续开展对话交流。
深化共赢格局
望美国尽快取消对华出口种种限制
第三,努力深化中美合作互利共赢的格局。中美交流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以上降到2%,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很重要的方面,是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和结构的调整,包括取消对华出口种种限制,特别是尽早放宽对华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这既有利于平衡中美贸易、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也有利于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结构。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了促进中美贸易投资一揽子合作倡议。
加强国际合作
亚太应成为中美良性互动重要平台
第四,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合作。
中美在国际事务中共迎挑战、共担责任,既是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理应成为中美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中方欢迎美方为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希望美方切实尊重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利益和关切。
习近平会见美国会众议长和参院两党领袖时表示:
积极务实对华是美主流共识
当地时间2月15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了美国国会众议长博纳和参院多数党领袖里德、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等。习近平首先转达了吴邦国委员长的亲切问候。
在会见博纳时,习近平说,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是美国历届政府的共同选择,也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主流共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远未消除,各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背景下,中美两国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重任。
在会见里德、麦康奈尔时,习近平表示,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需要双方秉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在诸多领域加强合作,扩大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面临的一些敏感问题。习近平积极评价里德在美参院提出“承认中国春节的重要文化和历史意义决议案”,表示这有助于中美两国人民加强对彼此文化和传统的了解。
博纳、里德等代表美国会参众两院热烈欢迎习近平副主席访问美国,认为此访对增进美中两国包括立法机构在内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博纳表示,在国会工作21年来始终致力于发展两国关系,完全同意习副主席对发展美中关系的主张。